詞條名稱:管細胞
教育Wiki
管細胞(tracheid elements)
目錄 |
管細胞分為管胞(tracheids)和導管細胞(vessel elements)兩種,共同的特徵是延植物體垂直的方向生長,具有明顯木質化的次生細胞壁,且成熟的細胞為不含原生質體的死細胞。管細胞組成的假導管及導管主要的功能即為水分的輸送,在由導管細胞發育而成的導管中,上下相鄰的兩細胞間以穿孔(perforation)相連,便於水分的輸送。根據演化相關的研究,管胞是較為原始的細胞,導管細胞和纖維細胞皆由其演化而來。[註一] 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內部僅含管胞組成的假導管,被子植物則同時包含假導管及由導管細胞組成之導管。
管胞
管胞在所有維管束植物的早成木質部及大部分維管束植物的後生木質部中皆有分布[註二]。管胞細胞形成的假導管中細胞上下相連處沒有特化的穿孔開口,相鄰管胞間的物質皆由細胞壁上的壁孔進行傳輸,故其輸導功能較導管細胞形成的導管為弱,更適於作為支持用。管胞在形態上較導管細胞短,口徑亦較小。
導管細胞
導管細胞僅在被子植物和部分裸子植物木質部內出現。[註三]。植物導管中的導管細胞在上下相鄰處由於細胞壁與孔膜(pit membrane)完全消失而形成一穿孔開口,因此有較佳的輸水功能。導管穿孔集中的地方會形成穿孔板(perforation plate),依據物種不同可能有梯狀(scalariform)、網狀(reticulate)、孔狀(foraminate)等差異。
管細胞木質化的次生細胞壁在發育過程中未必會將初生細胞壁完全覆蓋,依據其覆蓋程度多寡,在導管外觀上由少而多可能形成環狀(annular form)、螺旋狀(spiral form)、梯狀(scalar form)、網狀(reticulate form)、孔狀(pitted form)的構造,此亦為維管束植物演化分類的重要依據。
- [註一] 蔡淑華,《植物解剖學》,p98,國立編譯館,民國62年5月。
- [註二] abid, p87
- [註三] abid, p88
- 蔡淑華,《植物解剖學》,國立編譯館,民國62年5月。
- 易希道,《植物生理學》國立編譯館,民國55年4月。
- William G. Hopkins, Norman P.A. Huner, 編譯者 徐善德、廖玉婉《植物生理學》 偉明圖書有限公司,2006.5
- 柯勇,《植物生理學》 藝軒圖書文具有限公司,2004.2
- Salisburg & Ross, 譯者 高清,《植物生理學》,華岡出版有限公司,民國65年3月
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7%AE%A1%E7%B4%B0%E8%83%9E
- 中文關鍵字:管細胞
- 英文關鍵字:tracheid element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