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箭葉鳳尾蕨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箭葉鳳尾蕨


教育Wiki

箭葉鳳尾蕨

目錄

基本資料

學名:Pteris ensiformis Burmann、Pteris serrulata L. f. var. obtusa Christ

英文名:Sword Brake

別名:箭葉鳳尾草、鳳尾草、小鳳尾、鳳凰草、大鳳尾、大鳳尾草、鳳尾蓮、鳳尾芼、雞腳蕨、三叉蕨、三叉草、鳳冠草、山鳳尾、井邊茜、劍葉鳳尾草、劍葉鳳尾蕨、斑紋鳳尾蕨、銀脈鳳尾蕨等

植物分類:鳳尾蕨科(Pteridaceae)鳳尾蕨屬(Pteris)(註1)

植物形態:地生植物

分布地區:箭葉鳳尾蕨通常廣泛分布於熱帶亞洲、澳洲等地區

台灣分布情形:箭葉鳳尾蕨在台灣多生長於低海拔的山部地區,常見在林下、林緣蔭蔽之處群集而生

用途:庭園陰濕處美化、盆栽及藥用等


介紹

鳳尾蕨科(Pteridaceae)鳳尾蕨屬(Pteris)的箭葉鳳尾蕨,一般被歸類為小型的地生植物,其性偏好高溫且多濕的環境,而適合其生長的溫度則大約落在攝氏二十度至二十八度之間,其具有耐陰性、耐濕性及耐旱性。箭葉鳳尾蕨通常廣泛分布於熱帶亞洲、澳洲等地區,而在台灣則多生長於低海拔的山部地區,常可見箭葉鳳尾蕨在林下、林緣蔭蔽之處群集而生的景象。(註2)

鳳尾蕨科(Pteridaceae)鳳尾蕨屬(Pteris)的箭葉鳳尾蕨,其根莖短而呈橫走狀,且其上被有鱗片。

箭葉鳳尾蕨的葉片通常為叢生,而其葉可分為下部的營養葉和上部的孢子葉兩種型態,屬於二回的羽狀複葉,具有纖細的葉柄構造。

果實

箭葉鳳尾蕨一般以孢子來繁殖,而其孢子囊堆細且長,彼此之間相連,大多著生於小羽片的葉緣之上。

參考書目

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139。

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62。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56842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箭葉鳳尾蕨

英文關鍵字:Pteris ensiformis Burmann、Pteris serrulata L. f. var. obtusa Christ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