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簡大獅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簡大獅


教育Wiki

臺灣早期抗日領袖之一,在雲林一帶從事抗日活動。與林少貓、柯鐵虎合稱「抗日三猛」。

生平

簡大獅(~1900),名忠誥,號大獅,宜蘭人。明治28年(1895)日軍入台,妻妹母嫂皆為日軍所殺,於是與日人不共戴天。同年12月底,與陳秋菊、林李成等人會合攻打台北城,後來轉戰竹子湖、滬尾(今新北市淡水)、三角湧(今新北市三峽)等地。

明治31年接受日本人的勸誘,與林秀清、劉簡全等向台北縣知事村上義雄提出投降請願書,並在芝山岩舉行歸順典禮。簡大獅率領部眾提交歸順誓約書,保證從此不再收取「保庄金」、不攜帶武器、從事正當行業,並呈送住所、家屬名簿,誠心接受統治。(註1,2)

簡大獅集團歸順後,從事士林通往金包里(今新北市金山)的道路工程,但仍暗中築要塞、購置武器,因而遭到日方懷疑。不久簡大獅在詹番、徐祿贊助下又起兵反抗,卻在強力圍剿下退走龍潭陂(今桃園縣龍潭)、咸菜甕(今新竹縣關西鄉),逃入番界、再潛逃廈門。明治33年,簡大獅被清廷治安人員與日警逮捕、送回臺灣,在臺北被處死。(註3)

爭議

在臺灣民眾的記憶裡,日本領臺初期時抗日活動此起彼落,其中又以北部簡大獅、中部柯鐵虎、南部林少貓勢力最大,被稱為「抗日三猛」。簡大獅、林少貓均入祀忠烈祠,但也曾引起不少爭議。因為這些「民族英雄」聚眾「抗日」,為了給養大批部屬,在鄉里間曾有諸多不義之舉,如強索「保庄金」(俗稱「土匪稅」)。臺灣省文獻會曾在整理「臺灣總督府檔案」時揀出並翻譯若干相關文獻資料,題名《臺灣北部前期抗日運動檔案》,其中就有多起日本巡查調查簡大獅向鄉民強索糧餉彈藥的報告資料。

由於簡大獅之死以悲劇性的結局落幕,因此引發人們的憐惜, 認為其抗日行為應屬「義舉」,於是在他的土匪面貌外再安上一個「民族英雄」的面具。然而根據文獻所載,簡在清代臺灣已是一個據地為王的豪強土霸,在清抗清,在日抗日,「反政府」是其一貫作為。鄉民從自身受迫體驗出發,因為觀察視角不同,而有正反評價重疊交織於簡大獅身上。(註4)

參考書目

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107。

註2. 臺灣歷史辭典 - 十八畫 - 簡大獅 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18/cca220003-li-wpkbhisdict004481-1311-u.xml

註3. 臺灣文獻館 - 簡大獅之末日 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2&AID176

註4. 土匪頭的英雄面具--從檔案檢索民間記憶裡的抗日者簡大獅 http://alohas.archives.gov.tw/36/story.html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