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糊紙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糊紙


教育Wiki

目錄

糊紙

民間藝術的一種,以竹枝做骨架、外面糊上各式色紙製成,作品蘊含豐富創意,常見於臺灣的節慶與儀式。

紅事糊紙

糊紙工藝中所稱的「紅事」指的是敬神、慶典等喜事,又可以細分為祭祀、喜慶、驅煞補運三類。

紅事糊紙最常見於祭祀場合,在盂蘭盆會著名儀式「放水燈」裡,信徒在結束遶境後,會到溪邊或海口施放水燈,通知各方亡魂前來享用祭品,一盞盞火光從白紙中透出,壯觀的場面中,也透露出子孫對祖先的祝福之情。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盂蘭盆節,起源自「目蓮救母」的故事。根據《盂蘭盆經》記載,某日佛陀的弟子目蓮神遊地獄,發現自己的母親因為對僧人不敬,在地獄受餓鬼之苦,自己卻救不了母親。悲傷的目蓮請示佛陀,佛陀指示目蓮集眾僧之力,在七月十五日準備飯食、百味五果、盥洗用具與香油等物品,置於盆中,可使父母脫離苦難、獲得福報。(註1)之後民間也開始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祭祀祖先,希望為祖先祈福。另外,寺廟在公普(普渡)或作醮時,也會在祭壇旁供奉紙糊的神像、宮殿廟宇或王船,在結束後一併焚燒。這些糊紙作品通常規模浩大、作工精細,保存著歷史悠遠的民間藝術。

女生成年禮用的「七娘媽亭」、拜天公用的「燈座」都屬於喜慶類,這些紙糊的形象被視為神明的化身。(註2)

糊紙工藝的另一個功能,是驅煞避凶,若遇到不順、不吉利的事情,便燒化紙糊的偶像求平安。舉例來說,若一戶人家在一年之中有三個人去世,便會請匠師糊紙棺材;久病祈求轉運,則請匠師製作紙人燒化。在寺廟慶典時,也會有信徒戴上紙製枷鎖,希望消災解厄。(註3)

白事糊紙

一般來說,「白事」象徵有關陰間的事物,最常見的就是喪事。在喪儀中常可看到各種紙糊成的房屋、金庫、童男童女與日用家具,都是為了燒化給亡者,讓亡者在陰間的生活不虞匱乏。二次大戰以後項目漸漸洋化、現代化,近年更可以看到紙糊的名車、大樓或最新的科技產品,客製化程度高且與時俱進。在所有紙糊製品中,喪儀用品的需求量最大,也是紙糊匠師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雖然北部地區的普遍度已大不如前,但在中南部仍十分常見。(同註2,3)

參考書目

註1. 原文出自西晉竺法護譯之《佛說盂蘭盆經》:「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即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佛告目連:『十方眾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註2. 施翠峰、施慧美,《臺灣民間藝術》,(臺北市:五南,2012二版),頁176~182。

註3. 席德進,《台灣民間藝術》,(臺北市:雄獅,1996十版),頁91~98。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