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系統途徑時期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系統途徑時期


教育Wiki

目錄

系統途徑時期/系統理論時期

系統途徑時期試圖整合科學實證時期與行為科學時期的理論,使理論更加完整實用。

時間

1960年後。

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

代表人物:薄特南飛(Bertalanffy, 1968)
一般系統理論是一種是用於一般系統的普通原理,而非關於某類特殊系統的理論;也就是一種把現實系統所具有的具體屬性撇開,而找出各個系統共有的一般模式、原理與規律的理論。

社會系統理論

代表人物:蓋哲(J. W. Getzel)

Z理論

代表人物:麥格理(John E. Megley)
Z理論綜合X理論和Y理論,取其長而棄其短,行權變之道,注重整體性、系統性、生態性及權變性的觀點。

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

代表人物:費德勒(F. E. Fiedler, 1967)
認為領導是否有效,是視領導型式與情境是否配合良好而定。不同的組織情境,必須搭配不同的領導形式,才能產生良好的組織績效。

混沌理論(Chaos Theory)

渾沌理論認為系統都是動態複雜的,其發展並非完全屬於線性的,有時會出現非線性的、混沌的時機,因此很難依循一定的規則予以完全預測與控制。
理論特色
(一)兼顧組織靜態與心態層面之研究與應用。
(二)兼顧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之研究與應用。
(三)視組織為開放而非封閉系統。
(四)兼顧法職權及其他權力之研究與應用。
(五)主張依情境而異的權變式領導。
(六)兼顧物質與精神獎懲之研究與應用。
(七)兼顧組織目標及成員目標之達成。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系統途徑時期、系統理論時期、一般系統理論、社會系統理論、Z理論、權變理論、混沌理論
Keyword:General System Theory、Contingency Theory、Chaos Theory
參考資料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四版)。台北市:高等教育。P.032-039
洪祥(2003)。教育行政(初版)。台北市:鼎茂圖書。P.42-47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