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紀伯倫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紀伯倫


教育Wiki

目錄

生平

卡里˙紀伯倫(1883年~1931年),生於黎巴嫩北部臨海的貝什里村(Besharri)一個宗教氣息濃厚的家庭。童年時期,母親教他阿拉伯文和法文,又專門請家庭教師教他英文。1888年,隨母親和同母異父的哥哥及兩個妹妹離開家鄉,移居美國波士頓。全家在唐人街過著清貧的日子,紀伯倫則被送進美國公立學校學習英語,在那裡奠定了他扎實的英文基礎。後去法國,在巴黎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曾得到藝術大師羅丹的獎掖。1911年重返波士頓,次年遷往紐約長住,從事文學藝術創作活動,直至逝世。

觀點

他是阿拉伯第一個文學流派「敘美派」(即阿拉伯海外僑民文學)奠基者之一。他以獨樹一幟的散文詩,創造了所謂的「紀伯倫風格」──既有詩歌的精煉性和音樂的節奏之美,又具有散文富於靈活和多樣的表現力;有理性思考的嚴肅與冷峻,也有詠歎調式的浪漫與抒情,為阿拉伯現代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套文集,正是這位阿拉伯文學巨星一生創作成就的總整理!

著作

紀伯倫青年時代以創作小說為主,定居美國後逐漸轉為以寫散文詩為主。他的小說幾乎都用阿拉伯文寫成,有短篇小說集《草原新娘》、《叛逆的靈魂》和長篇小說《折斷的翅膀》等。散文有《音樂短章》,散文詩集有《淚與笑》、《暴風雨》,詩集有《行列聖歌》,以及《珍聞與趣談》、《與靈魂私語》等。他用英文寫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瘋人》。此後陸繼發表散文詩集《先驅者》、《先知》《沙與沫》、《人之子耶穌》、《先知園》、《流浪者》等,以及詩劇《大地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臨別贈言的方式,論述愛與美、生與死、婚姻與家庭、勞作與安樂、法律與自由、理智與熱情、善惡與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會問題,充滿比喻和哲理,具有東方色彩。紀伯倫並自繪充滿浪漫情調和深刻寓意的插圖。他不僅在阿拉伯語創作上取得可觀的成就,還用英文寫下數部傳世佳作,傳遍西方和東方。

評價

《先知》是紀伯倫巔峰之作,一經出版就轟動了全世界,譯文多達五十幾種語言,歐美評論家將它與泰戈爾的《吉檀迦利》相提並論,稱之為「東方最美妙的聲音」。它超越時空、國界的限制,展現人類共同的情感,滿足不同心靈的需求;它富於音韻之美的文字,宛如天籟之音,傳達出人生的真理,讓所有困頓彷徨的人們,得到慰藉與鼓舞!

1923年,紀伯倫的英文散文詩集《先知》出版,奠定他在文學史上不朽的地位。從此,阿拉伯語系和英語系民族都知道紀伯倫的存在。美國人曾經稱譽他為「像從東方吹來橫掃西方的風暴」,並將其作品視為「東方贈給西方的最好禮物」。

芝加哥郵報將紀伯倫的《先知》譽為「小聖經」!

參考文獻

獻給生中的百萬情書《紀伯倫全集》http://www.ylib.com/hotsale/jibran/giw.htm


責任編輯語二甲109702135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