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織再造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組織再造
詞條名稱:組織再造
教育Wiki
目錄 |
組織再造
組織再造(organizational reengineering)指學校組織結構、行政過程及文化與價值等方面的根本改變;可以促進組織的不斷進步,提高組織效能,達成組織的目標與願景(陳嘉陽,2012)。就整體而言,學校組織再造是組織變革的一種形式,而學校是以服務為本職的教育單位,教與學才是學校系統的核心(Hoy和Miskel,1987),故不宜貿然大幅度改革,其變動的範圍應如同微調般,較無法進行大幅度的改革。準此,學校組織再造,係指學校在學校本位管理的立意精神下,以職位及工作調整為起點,漸及到意識層面及價值核心,來進行結構與流程、技術、人員文化層面的改造,終致組織整體體質的改善,藉以提升學校效能,並增進其競爭力(李之法,2008)。
學校組織再造的重要層面
- 學校本位管理
- 教師專業自主
- 家長教育選擇權
- 校務權力分享
組織再造原則
(引自蘇松郎,2007)
- 民主性原則:學校組織結構再造,首重民主參與的過程,換句話說,一個學校組織再造之訂定,固然有其國家發展之文化歷史的依據,但是反映當時社會演進之需求,亦是急切需要的,若能讓各階層代表皆有表示意見的機會,則所研訂之學校組織再造功能,應更能滿足國家及社會之教育需要。分表現了民主性的原則。
- 發展性原則:學校組織再造之擬訂,必須配合社會變遷及國民教育發展之需要,因此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而不斷修訂組織結構再造,是有必要的。
- 前瞻性原則:一個好的組織再造功能,除要有限時需要滿足外,也要有前瞻性導向之指引,如本土語言教學之師資培育問題更應及早準備,以應教學之需求。一方面可配合國家社會之未來發展需要,一方面可滿足學生未來個體發展及國民生活預備之需求。
- 周延性原則:一個理想的學校行政組織再造,應該是內涵廣被周延的,換句話說,任何組織結構與效能之再造,均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期待及社會國家發展之需要。
- 均等性原則:教育在引導學生活動的發展,則對「教育機會均等」之理想度的揭櫫,應予設法達成。
- 明確性原則:學校組織再造就各職務工作準則,要明確性不要模糊,所以組織再造各分工要明確,例如屬教務工作者不宜推給學務、輔導,應明確分掌,這樣組織才能運作順暢。
中英文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組織再造
英文關鍵字:organizational reengineering
參考資料
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上冊),頁478-480。教甄策略研究中心。
李之法(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行政組織再造之研究--以十所試辦學校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論文。
蘇松郎(2007)。國小教育人員對學校組織再造的看法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論文。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