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結構化教學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結構化教學法


教育Wiki

結構化教學(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博士為自閉症和相關溝通障礙者所設計的教育治療計畫。內容包含診斷、家長訓練、社交與休閒技能發展、溝通訓練、職業訓練、支持性就業安置等。

以下的原則係在建立可預期環境(predictable environment),以避免因自閉症兒童在溝通能力的受限所導致行為的問題。

目錄

一、環境結構

布置教室還舊時,應考量自閉症兒童的特性,例如在學習中以簡單、明亮、不過度布置,以盡可能減少其他無關的視覺和聽覺干擾源。

二、視覺結構

由於自閉症兒童在內在能力上通常具「視覺優勢」;運用視覺結構主要是降低自閉症兒童可能在注意力的缺失問題。由於自閉症兒童在口語理解能力得受限,這樣的方式讓他能跟一般兒童依樣也能習得許多作業規定和作業流程,並逐漸內畫為獨立學習和作業習慣。

三、時間結構

透過視覺化、規律的「作息時間表」參照個別學生的認知功能和偏好,設計適性的個別功課表或團體作息表,搭配由具體物、縮小實物等等,以訓練做為「自我提示」之用。同時,課程的序列安排應依據「增強物調查表」的評量結果及個體認知能力;先了解個體材料的偏好程度和專注力時常、分析課程活動屬性及教材難易度、伴隨使用增強物等,再進行「遊易而難、由簡而繁」或「難易互間、動靜交錯」的搭配,以提高個體對學習和活動參與的動機。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結構化教學、可預期環境

英文關鍵字: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predictable environment

參考資料:

周俊良著。幼兒特殊教育導論, 2006年10月,頁404-406,華書局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