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綠色學校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綠色學校


教育Wiki

綠色學校(green school)

目錄

定義

係指符合地球環境保護觀念的學校,也就是透過教育的設計與實施,使資源的消耗量降至最低、廢棄物等汙染量減至最少的一種學校改造計畫,目的在促使人類與地球的永續發展。

概念發展

綠色學校是地球永續發展的一環,從1970年代開始,由於地球環境的破壞日趨嚴重,聯合國開始展開地球環保運動,並在1992年6月於巴西里約舉行「地球高峰會議」之後,全面推動全球環境保護運動。1996年在伊朗伊斯坦堡舉行的「第二屆人類居所會議」,強調都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1998年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的「綠色建築挑戰國際會議」。進一步確認綠色建築是達成地球永續發展、提高生活品質的唯一出路。因此,綠色一詞已經超越環境綠化的意義,成為環境保護的代名詞,而有綠色經濟、綠色產業、綠色建築、綠色學校等名詞出現。為配合全球環境保護的脈動,我國也在1996年於行政院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系統規劃環境保護事宜。學校是整體社會系統的一環,同時也肩負著教育的重責大任,對於環保認知與行為教育的推動是否有效,直接影響環境保護的成敗,因此,如何經營綠色校園便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

國外發展狀況

綠色學校,在歐盟稱為生態學校(Eco-school)、加拿大為種子基金會(The SEEDS Foundation)學校(簡稱種子學校),就是基於環境保護的觀點所推動的一項計畫,希望透過教育的軟硬體規劃,融入環保的概念,讓生態保護與環境保護能在學校生根,培養具有環保意識的國民,以確保地球永續發展和生存。地球永續發展的關鍵在於資源的保存與廢棄物的減少,綠色學校計畫的重點就是以此為核心。在學校行政方面,要成立環保組織、擬定環境保護與教育計畫,並貫徹執行;在課程方面,要適時把環保議題融入課程當中,並從事自然體驗學習,以建立學生的環保意識;在校園空間規劃方面,要兼顧生態、資源與能源的需求;在校園生活方面、要重視綠色消費、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節約用水用電以及控制水和空氣污染。整體而言,綠色學校是21世紀教育的重要議題,但是環保概念的建立屬於價值觀層面,所以環保意識的形塑必須植基於體驗和省思的教學架構之上,才能生根茁壯,至於行政措施、校園規劃、校園生活等方面,必須將環保概念化成具體行動規範,讓學校師生在不知不覺中實踐環保行為,如此,環境保護才能落實,地球方能確保永續發展。

中英文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綠色學校英文關鍵字:green school

參考書目:

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p.142 -143,臺北市: 高等教育。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ISP連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