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漢腳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羅漢腳
詞條名稱:羅漢腳
教育Wiki
羅漢腳是台灣特有稱呼,一般指沒有田產房屋、也沒有家室的遊民,出現於早期移民社會。關於「羅漢腳」名稱的由來,一說是遊民大多倚靠寺廟中羅漢圖的腳部底牆生活,另說則是遊民窮困、鞋靴破爛甚至打赤腳的外形,有如佛教的苦行羅漢,而被戲稱為「羅漢腳」。(註1)
目錄 |
背景
清領臺灣初期,因清廷認為治理臺灣耗損國庫且費人力卻又希望社會安定,因此對臺灣多採禁制、隔離政策,限制渡臺便是其中之一。當時依規定渡海來臺者不得攜眷,婦女亦不適合冒險偷渡,因此臺灣島上的男女比例變得更為懸殊,女性身價高漲,找不到結婚對象的男性越來越多。在單身男性中,經濟狀況較差的男性可能淪為遊民,又因為沒有家室牽掛,容易滋事逞勇,造成許多社會治安的問題,如械鬥、賭博等。(註2)
相關諺語
- 「紅柿若出頭,羅漢腳仔目屎流」、「紅柿上市,羅漢腳仔目屎滴」
- 每到秋天柿子成熟時,這些無親無產的羅漢腳,就會因悲涼身世而流淚了!
- 「一個某卡贏三仙天公祖」
- 「某」是台語的「妻子」;「天公祖」指玉皇大帝。在男女比例懸殊的移民社會,羅漢腳要娶到一個妻子,或是被平埔族原住民招贅而有「牽手」,是十分不容易的事。雖然玉皇大帝神威顯赫,在現實中,還不如擁有一個「某」來得實際。
- 「少年若無一遍戇,路邊哪有『有應公』」
- 「戇」,台語「傻」的意思。這是描述羅漢腳單身渡臺而生悲劇的俗諺,意謂若不是那些「戇少年」為了到臺灣開拓事業,以致因船難、疾病或械鬥而客死異地,路邊哪來這麼多「有應公」供人膜拜。「有應公」指的是那些無人奉祀的亡者,一些民間善士會將曝屍荒野的羅漢腳遺骨收屍埋葬,立廟祭祀,便成了「有應公」廟。
- 「乞食伴羅漢」、「有路無厝」、「病無藥,死無蓆」、「死無人哭」
- 這些俗語指的都是「羅漢腳」的身世命運。有路可以走,但無家可回;生病了無藥治療,死了無草席裹身安葬,也無人哭泣送葬,顯示羅漢腳的淒涼處境。(註3)
相關文獻
- 游手無賴遨遊街衢以訛索為事者,「曰羅漢腳」。(臺陽見聞錄)
- 近訪有一種無藝之徒,在街開場聚賭,常致爭鬧釀成禍端;一種流丐,身無殘疾,三五成群,每逢朔望沿街強乞,稍拂其欲,恃赤圖賴;一種羅漢腳,不事生業,潛入街市,混竊翦綹,擾害商民。(鳳山縣采訪冊)
- 臺灣一種無田宅無妻子、不士不農、不工不賈、不負戴道路,俗指謂羅漢腳;嫖賭摸竊,械鬥樹旗,靡所不為。曷言乎羅漢腳也?謂其單身遊食四方,隨處結黨;且衫褲不全,赤腳終生也。大市不下數百人,小市村 規制不下數十人,臺灣之難治在此。(噶瑪蘭廳志卷二)
- 切岱等各莊,欣逢盛世,安居樂業,毫非不染。冤有不事生業,賭□□徒,綽號「羅漢腳」,結黨成群,日為流丐,夜行鼠竊;身窮計生,靡所不為,暮夜之間,且將病斃丐屍□□殷實之家,或丟田頭、園尾、街衢、路巷,或移吊園頭樹木,藉屍嚇騙,以致差保到地查視,不肯收埋,□索分肥,為害不淺!(臺灣南部碑文集成)
- 闖兄,羅漢腳之別名也。近日樹旗聚眾,多以械鬥開端,非真有大志也。逞一朝之忿,冐不韙之名,身膏蕭斧,懵然未悟,可哀也哉!(海音詩)
參考書目
註1. 維基百科:羅漢腳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5%E6%BC%A2%E8%85%B3
註2.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43。
註3. 從台灣俗語看台灣歷史文化 http://www.tces.chc.edu.tw/alan/taiwan/h/h3/h33/h334.html
臺灣文獻叢刊 http://udndata.lib.ntu.edu.tw/TaiwanWeb/home/index.asp
林丁國,〈清代台灣游民研究:以羅漢腳為中心的探討(1684-1874)〉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