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聞雞起舞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聞雞起舞


教育Wiki

=一.=注解

 聞:聽到。起:起床。舞:舞劍。

=二.=釋義

 聽到雞叫就起床舞劍。比喻有志者抓緊時機練好本領,以便一旦需要就可以付諸行動。

=三.=語源

 《晉書‧祖逖傳》:兩晉時,有兩個志向遠大的青年──祖逖與劉琨,他們是好朋友,而且住在一起。面對黑暗的社會現實,他們都感到十分悲憤。一天夜裏,祖逖輾轉反側,因擔憂國事而不能成眠,後來聽到雞叫聲,受到啟發,遂喚醒劉琨,與之一起舞劍。從此以後,他們聽到半夜雞叫,就起床舞劍,刻苦練武。

=四.=例子

 他從小就有志氣,聞雞起舞,所以很有學問。

=五.=反義

 虛度光陰

=六.=故事

祖逖,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人。自幼性格豁達坦蕩,輕財好俠,常散谷帛救濟貧困之人,很受人們尊重。後來發奮博覽群書,通古曉今。劉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縣)人。在青年時代就有為國立功的大志。他二十多歲時,與祖逖同為“司州主簿”(司州,今河南洛陽一帶,主簿,管文書簿籍的官吏),兩人意氣相投,對於當時內憂外患的國家危局抱著共同的看法;也懷著共同的報國決心。兩人夜間同睡一床,經常談到深夜。有一天,祖逖與劉琨“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日:‘此非惡聲也’,因起舞”,意思是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不這樣想,這是在催促咱們起床練劍啊。”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