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聶華苓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聶華苓


教育Wiki

目錄

生平

湖北應山人,生在宜昌,父親為桂系軍閥官僚。1949年來台,長期在《自由中國》雜誌當了十一年的文藝欄主編,直到1960年,雜誌被國民黨關閉,遂轉為專事寫作的作。

1962年一度接編《現代文學》。1964年到美參加愛荷華大學,由詩人保羅安格爾所主持的「國際作家寫作坊」,後與安格爾結婚,此組織在1967年正式成立。1968年在南京以

遠思為筆名,發表小說<變形記>,爾後作品多發表於美國、台灣。

觀點

聶華苓很早就嘗試現代主義的文學技巧,如1950年發表的<李環的皮包>、<月光、枯井、三腳貓>,都極具現代主義事的實驗作品。陳芳明曾說:「聶華苓寫出了女性肉體的撕

裂、靈魂的破碎、生命的不完整、生活的不確定。」

此外聶華苓小說的特點大略區分如下:

1.人物生動鮮活:他用許多意識流來塑造人物,讓人物不只有外貌,而是深入人物內心的寫作。

2.結構精緻多樣:如《桑青與桃紅》的雙線並行;《千山萬水長流》的時空跳躍。

3.意象貼切鮮明:使用很多的象徵手法。

4.語言優美:配合人物身份,善用比喻、修辭,富節奏感、音樂性。

著作

代表作:短篇集《翡翠貓》、長篇集《失去的精靈子》、《桑青與桃紅》、散文集《夢谷集》。其中《桑青與桃紅》取材於現實生活,特別是融合了寓言體小說、超現實主義、荒

蕩派等寫作手法,小說以中國現代歷史變遷作為背景,透過女主角桑青由大陸到台灣,再從台灣到美國,這些經歷從她的希望到破滅以致精神分裂,深刻反映了那些甘願為舊勢

力傳宗接代的悲劇。


在此小說,聶華苓有很大的企圖心,要將個人命運和家國歷史寄託在一起,由女主角桑青改名為桃紅,呈現出近代中國的歷史悲劇。小說人物設計、場景構思、情節安排,整個

用象徵手法呈現,可說是聶華苓嘔心瀝血之作。陳芳明教授曾稱此作品為「二十世紀的女性流亡圖」,讚譽此小說是聶華苓最具時代感與歷史感的經典。

評價

被視為留學生文學的重要代表。陳芳明讚譽她的作品:「寫出了女性肉體的撕裂、靈魂的破碎、生命的不完整、生活的不確定。」「二十世紀的女性流亡圖」。《桑青與桃紅》被

亞洲週刊選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之中。

責任編輯人:范孟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