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聽能訓練
教育Wiki
聽能訓練(auditory training)
目錄 |
聽能訓練(auditory training)並不是透過訓練可以恢復聽力,而是藉由聽能訓練把殘餘的聽力,應用在溝通與學習的一種技術。
藉聽能訓練,發展聽覺理解與語言理解的能力(理解)。下面分別說明其訓練方法。
- 一、對聲音有反應
教導幼兒養成聽聲音的習慣,對聽到的聲音採取適當的反應。純音聽力檢查就是觀察兒童對聲音的反應能力,不會做反應的兒童就是「無法施測」。有些兒童經過聽能訓練後,懂得如何做反應,再重新做聽力檢查時,結果聽力反而好起來,就是這個原因。輕度、中度重聽,或4-5歲以後才重聽的幼兒,較少對聲音不會反應。特別需要聽能訓練者是:重聽的嬰幼兒、先天性或嬰幼兒期就失去聽力的重度重聽兒童,或因腦傷而有聽知覺異常的幼兒。訓練時可利用視覺或聽覺容易捕捉的刺激或反應之各種遊戲。如在兒童面前敲鈸,令其聽到聲音時舉起雙手;教師敲一下鼓,兒童堆一個積木。這些動作熟練後,再令兒童面向後面,從背後練習同樣的動作,兒童每做對一種動作,要立即給予鼓勵。然後進一步配合鼓聲走步或跑步;放火車的音響,令學生模仿火車跑步,音樂停止不 要跑;聽到音樂繞圈子走,音樂停止就趕快搶椅子坐下等遊戲。總之,要讓兒童對各種聲音感到熟悉,所以要儘量提供欣賞音樂的機會,但開始不必聽太複雜的曲子,輕鬆活潑的童謠、韻律單純、節奏明顯的進行曲等較佳。即使聽不到樂曲,可以感覺韻律或節奏就可以。
- 二、聽辨聲音
利用上述的遊戲,以兩種以上的樂器在幼兒面前敲打,聽到大鼓聲兩手雙舉,聽到鈸聲兩手橫伸,熟練後,面向後面,練習同樣的動作;再用三種以上的樂器,令其聽辨。用錄音機把汽車、火車,各種動物的鳴聲、吼聲、叫聲錄下來,把聲音放大,令學生看圖卡配對或說出發聲者的名稱。再利用桌上型助聽訓練器、無線調頻團體助聽器,或攜帶型助聽器,教師說出各種擬聲語,令幼兒聽辨。例如:把「狗」或「牛」的圖片或玩具放在兒童面前,問:「汪汪叫的是哪一張(個)?」,「姆-姆-叫的是哪一張(個)?」令幼兒猜是哪一個。開始練習先選擇一音節或二音節比較容易分辨,而且是幼兒較為熟悉的聲音為宜。下一個階段就是辨音。把構成語彙的語音(如爸爸的ㄅ,及媽媽的ㄇ)反覆若干次,除用助聽器外,也可以用麥克風。辨音之外,也要同時辨別ㄅ和ㄆ的字形(利用圖卡、字卡或注音符號卡)。辨音練習時,要從容易辨別的語音開始,逐漸進行練習耳朵注意聽。練習此階段的訓練,儘量利用攜帶型說話訓練器(speech trainer)。
- 三、配戴助聽輔具
首先要請助聽器公司或聽力師訂做適合每個重聽兒童的耳模,從耳塞塞進耳洞開始練習,耳掛型的耳塞比耳道型、耳內型的耳塞好(不易掉落,使外耳道有壓迫感或受傷)。有些兒童不喜歡戴耳掛型的耳模,開始練習時不要帶線,只練習戴耳塞,或用膠帶 固定,習慣以後再接線,音量從最小慢慢放大。練習配戴個人助聽器前,先練習配戴團體助聽器,習慣以後再練習個人助聽器。開始試戴時間不要太長,短時間,多戴幾次,慢慢延長,音量調到適當的數字後,用透明膠帶固定,或記住號碼。幼兒願不願配戴助聽輔具,常常影響他一生的命運,開始訓練時要慎重從事,以免使幼兒產生厭惡感而不願配戴。不要勉強他,等到他願意配戴時,再教他如何控制音質和音量。
- 四、助聽輔具的性能
普通個人助聽器(口袋型)可以增大音幅40-50分貝,團體助聽器可以增大50分貝左右,超過這個限度,聲音就會突然的變得扭曲。助聽輔具本來的作用,就像麥克風一樣,無論說話的語音、噪音、或衣服與助聽器的摩擦音等,均會一起放大,有時助聽輔具本身的增幅器也會發出雜音,因此戴上助聽輔具後,所聽到的聲音和我們普通耳朵所聽到的聲音不一樣。傳音性的重聽者戴上助聽輔具,大體上可以有幫助,但是感音性的重聽者戴上助聽輔具,即使音質很好,聽起來有時也不太清楚。音量不夠固然不行,音量適度、聲音變得很怪也不行;音量適中,偶爾大一點的聲音一響,也會讓耳朵受不了。有些幼兒的最小可聽閾值與不快閾值之間非常狹窄,助聽器要調到剛剛聽得到,又不會不舒服的地方很難。感音性重聽者即使戴上最理想的助聽器,也很難100%的聽懂說話的語音。雖然如此,戴還是比不戴好,戴上可以增加幾倍的理解力,不夠的部分再用讀話來補償,還是對語言的學習或聽取有幫助。對年幼的重聽兒童來說,即使配戴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也不是馬上就能聽懂語言,這道理就好像我們在聽外國語一樣,所以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學習。聽懂語言的「聽」力,不是聽力的問題,而是利用聽覺去學習說話。
- 五、語言理解訓練
從簡短的語句開始,利用圖卡或字卡,如教師說:「蘋果在哪裡?」、「給我香蕉!」、「指狗給我看!」等,令兒童指出適當的圖片;或教師發出:「打開窗戶!」、「把椅子拿過來!」等指令,讓幼兒遵照指示行事。儘量從幼兒身邊或感興趣的事物開始,漸漸發展到會話、描述或說明文為止。平常教師的臉部和讀話的口形,要儘量讓兒童看清楚,但發展以後,就會比只用聽覺理解或只用讀話理解要強多了。
- 六、聽能訓練的評量標準
實施聽能訓練,要由簡入繁、由淺而深、由安靜的地方到吵雜的地方、由一對一的個別練習到團體的練習或訓練,按步就班,循序漸進。訓練的標準,一般中途失聰者,要達到下列的清晰度:音節約60%、單字約86%、短句100%,但重聽兒童不一定能達到此標準。
中文關鍵字:聽能訓練
英文關鍵字:auditory training
林寶貴著。聽覺障礙教育理論與實務,頁24-27。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