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肢體障礙兒童的教育安置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肢體障礙兒童的教育安置


教育Wiki

肢體障礙兒童的教育安置

目前我國對肢體障礙兒童的安置方是大約可分下列幾種情形:

目錄

一、特殊學校

目前全國特殊學校只有國立彰化仁愛學校一所,設有國民中、小學及高職部,主要收肢體障礙學生。這所學校原本主要收小兒麻痺的學童,近年來由於小兒麻痺已絕跡,故轉型收腦性麻痺學童。學校中的老師對肢體障礙生的身心特質、教學方法大都有專業素養,而硬體設備方面也相當好,例如備有各類復健器材。最值得一提的是全校皆為無障礙空間設計。

二、特殊班

即啟仁班。理念上介於特殊學校和普通班之間,優缺點也介於兩者之間。設立的目的主要在彌補特殊學校無法廣為設置的缺點,同時也算是部分回歸主流。

三、資源班

兒童平時在普通班上課,每周固定時間到資源班做學業輔導等,也會有老師幫忙做復建。

四、醫院附設的特殊班

例如台北振興醫院,無論成人或兒童的復建部都做的非常好。因為復建工作所需的時間相當長,常常常達數月之久,會影響兒童的學業,因此在醫院中附設特殊班,可讓肢體障礙兒童一邊復建,一邊讀書,不致荒廢課業。

五、在家教育

重度或極重度肢體障礙兒童,可能因為行動不便或學校中無法提供相關設施,而無法到校上課。所以申請在家教育,由學校派老師到家裡上課。

六、普通班

或稱混合教育,即輕度肢體障礙兒童與肢體健全的兒童一起上課,學校行政單位依無障礙環境的理念,給予安排班級教室的地點,以及提供各種設備。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肢體障礙兒童的教育安置、特殊學校、資源班

英文關鍵字: Educational placement of children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Special Schools、Resource Class

參考資料

黃志成、王麗美、高嘉慧著。特殊教育,2003年4月,頁123-125,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