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能力本位教學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能力本位教學法


教育Wiki

能力本位教育是一套培養兒童勝任未來所要從事工作能力的程序,透過這一套教學程序,能夠學會從事某種工作所必要的認知、情意、技能等三方面的教學法。將學生所需獲得之能立即所需達到之標準清楚地描述,然後將學習者安排於可表現這種特定能力之學習環境,經過學習後,教師根據預定能力標準和學生之實際行為表現比較、分析、評量,然後再根據分析與評量之結果作為學生學習”處方”之根據,並發展另一個學習活動。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培養一種職業上成功之能力為導向之教導及訓練,學生之學習結果也有確切之標準評估,故能培養真正有能力、能工作之人才。

目錄

要素
能力本位教學是一種將教學目標明確化,並用之以為教學及評鑑標準之教學方式,其要素如下:
1.明明白白的教學目標
2.確確實實的學習
3.實實在在的評鑑
教學實施
能力本位教學是一種系統之教學方式,首先分析教學內容,以確定教學目標,之後再以這些教學目標作為教學評鑑之標準。其步驟如下:
1.蒐集與分析就業市場資料
2.進行行業分析
3.確定教學內容
4.編寫行為目標
5.蒐集或發展教材
6.計畫教學
7.實施教學
8.評鑑教學
9.修正、更新課程
特點
1.重視學生之學習成果,而不是學習所用之時間。
2.對每位學生而言,評量標準皆為相同,因而學生通過考試,就如同通過工廠之品質檢驗,素質齊一。
3.能力內容和目標均隨著環境變化而改變。因此學習內容可跟上時代潮流。
4.提鍋多種之學習途徑,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我之學習方式。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能力本位教學法
英文關鍵字: Competency-Based Learning
參考資料
張添洲/著。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2000年初版,頁249-256。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