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脊椎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脊椎


教育Wiki

目錄

脊椎(spinal cord)
1. 脊椎的切面,有一個H型的灰質(顏色較深),外圍則有蛋白質,灰質的形狀與蛋白質多寡,是脊椎位置而有所不同。(註2)
2. 脊椎具有傳導感覺和反射的功能,上方由枕骨大孔到第一腰椎,長約43~45公分,位於脊椎管內。(註1)
3. 灰質是神經聚集的所在,可分為前角與後角。前角是運動神經元;後角是感覺神經元。(註2)

脊椎主要上行徑(註2)

1. 脊椎小腦徑:起始於灰質後角,終止於小腦,功能是無意識的運動感,傳導則用外側白質柱。
2. 外側脊隨丘腦徑:起始於對側後角,終止於丘腦,功能是對側的痛覺與溫覺,傳導則用外側白質柱。
3. 腹側脊隨丘腦徑:起始於對側後角,終止於丘腦,功能是對粗糙感覺,傳導則用外側白質柱。
4. 薄束及楔形束:起始於同側脊隨神經節,終止於延腦,功能是知覺性的運動感覺,如同震動感、深部觸覺等,傳導則用厚白柱。

脊椎主要下行徑(註2)

1. 外側皮質脊隨徑:起始於對側大腦皮質區及鄰近皮質,終止於脊隨前角神經元或聯絡神經元,功能是隨意運動等,用外側白質柱來傳導。
2. 腹側皮質節隨徑:起始於對側大腦皮質運動區或同側大腦皮質運動區,終止於脊隨前角神經元或聯絡神經元,功能是同側或不同側的肌肉上,用前白質柱來傳導。
3. 外側網狀脊椎徑:起始於腦幹的網狀構造,終止於脊隨前角神經元或聯絡神經元,功能是影響骨骼肌運動神經元的抑制興奮作用,用外側白質柱來傳導。
4. 內側網狀脊椎徑:起始於延腦的網狀構造,終止於脊隨前角神經元或聯絡神經元,功能是影響骨骼肌運動神經元的抑制興奮作用,用前白質柱來傳導。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脊椎
英文關鍵字:spinal cord

參考書目

註1:生物學,黃世傑,王瑋龍,陳森香合編著,華杏機構叢書,2003年4月,頁175。
註2:新編生物學,劉又彰等合著,永大書局有限公司,1996,頁274。
相關客家語 背囊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