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瀉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腹瀉
詞條名稱:腹瀉
教育Wiki
目錄 |
一、定義
腹瀉指的是糞便性質改變或排便次數增加與平常排便的型態不同。引起嬰幼兒腹瀉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由腸胃炎引起,其他原因包括消化不良、呼吸道感染、腸到過敏或吃到不清潔的食物等,都可能出現腹瀉情形。而腸胃炎可分為病毒和細菌性感染2種,最常見的病毒性腸炎為輪狀病毒腸癌,傳染途徑是經由口吃入受汙染的食物或經由空氣傳染,好發季節為冬季;而常見的細菌性腸炎則以沙門氏菌腸炎為代表,傳然途徑是吃到受汙染的食物或水,好發季節則為夏季。腸道若受到細菌的感染,嬰幼兒最常出現的症狀為嘔吐或腹瀉的症狀,有時會伴隨發燒、腹脹及腹部疼痛不適。
哺餵母乳的嬰兒,糞便的性質較軟,且呈稀狀性質的軟硬,大便次數亦較一般喝配方奶分的嬰兒多,這是以母乳哺餵的嬰兒特有的現象,故平時就需多注意其有無出現異常的排便情形。
二、照護措施
1.飲食方面:嬰兒可以先調整牛奶的沖泡方式,稍加稀釋其濃度,如將牛奶減成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濃度;幼兒可先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如熬稀飯或白土司等,須避免油炸的食物。若腹瀉情況嚴重,須經由醫師診視後給予禁食治療,使腸道能充分休息,並注射點滴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必要時家長可須與醫師討論使用「無乳糖配方奶粉」,減少因為腸炎時,腸道無法有效的吸收乳糖而導致的腹瀉。
2.皮膚照護:最重要是保持皮膚乾爽。嬰幼兒大小便後要勤換尿布,並將臀部用溫水清洗乾淨,避免用力擦拭皮膚,若有皮膚發炎或尿布疹情形,則可能需要使用治療性的藥膏。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腹瀉
英文關鍵字: Diarrhea
參考資料
沈滿華著。婦嬰護理學,2009年2月,頁9-26~9-27,華格納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