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學輔導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自學輔導法


教育Wiki

所謂”自學輔導”(Supervised Study),顧名思義,其本身乃包含師生雙方交戶的活動:一為學生之自學;二為教師之輔導,兩方面的活動缺一不可。換言之,所謂自學輔導法,意指學生在教師的輔導下,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自行學習教師所指定之功課或作業之一種教學方法。

目錄

步驟
1.引起動機:在自學前,教師需要先引起學生自學之興趣,其方法很多,教師可靈活使用以收實效。
2.指定作業:在引起動機後,教師可開始指示學生作業之範圍與重點,但須注意學生之個別差異,根據學習之程度與學習速度,而決定每人的作業分配,並指導學習方法。教師在指定作業時,應把握二重點:一是告訴學生要學習什麼;二是告訴學生如何學習。
3.指導自學:教師說明功課要點或作業要項以及自學方法後,即指導學生自己去學習,教師巡視輔導,遇到學生發生疑難之處,即協助其解決。
4.評量成績:當自學完成之後,教師便收繳報告或作業,或由學生交換訂正,或實施共同訂正,或由教師個別訂定,然後將訂正結果分發給學生,必要時定要實施補救教學,以增進學習效果。
注意事項
1.自學輔導法要使學生明瞭學習目的,才能激發其強烈之學習興趣。
2.使用自學輔導法時,需與其它之教學方法相互配合,方能擴大教學實效。
3.實施自學輔導前,教學環境之佈置及學習氣氛之培養至為重要,因此適當的物質環境及精神氣氛有助於自學。
4.自學時間的適當分配,也是學習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可根據學生年齡之大小和教材長短,而做合適之分配。
5.教師輔導學生自學時,在學生向其請教問題時,不可顯露出厭煩和無奈之表情,以免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6.教師在輔導自學時,要不斷鼓勵學生,不致使學生學習的興趣中途降低或中斷。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自學輔導法
英文關鍵字: Supervised Study
參考資料
高廣孚/著。教學原理,1988年初版,頁307-312。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