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我應驗預言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自我應驗預言


教育Wiki

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目錄

期望理論定義

係指一個人對於他人的期望,往往成為被期望的人自我實現的預言,亦即一個人期望他人成功,他人就會成功,相反的期望他人失敗,他人就會失敗,故稱之為期望理論,又稱為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起源

由莫頓(R. K. Merton)於1948年在The Antioch Review期刊發表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一文而來,旨在解釋一個人的信念或期望,不管正確與否,都會影響到一個情境的結果或一個人(或團體)的行為表現,例如,標籤某人為罪犯,而以罪犯對待之,那個人可能就傾向於他人期望而產生犯罪行為。

應用

於1968年由美國心理學家桑莎(R. Rosenthal)與傑柯布遜(L. Jacobson)將其應用在教育上,進而出版《教室中的比馬龍》(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一書,提出教師期望對於學生學習的影響。

後續研究進展

古德(T. L. Good)、布洛斐(J.E. Broophy)、韋恩斯坦(R.S. Weinstein)相繼投入教師期望理論研究,提出教師期望模式五個步驟:1. 教師對特定學生期望特定行為和成就2. 因為教師對於學生不同期望,教師會以不同行為對待學生3. 教師對待學生不同態度,使學生知道教師所期望於自己的是甚麼行為與期望,進而影響到學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抱負。4. 若這種教師對待學生態度持續一段時間,而學生並未以某種方式改變,則教師將影響學生的行為態度,高期望學生將達高成就水準,低期望學生則達低成就水準。5. 如此持續一段時間,學生的成就與水準將越來越接近當初教師的期望。因此教師對於學生的學習行為與表現具有很大的影響

中英文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自我應驗預言英文關鍵字: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參考書目

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7),教育e辭書, p.46-47,臺北市: 高等教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