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我管理治療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自我管理治療法


教育Wiki

史肯納指出,我們最熟悉的人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非常清楚地知道行為發生前內在的變化,這些變化就是行為的原因。例如感受的改變會導致行為的發生,於是感受就是行為發生的原因。

Wilson與Oleary指出:個體行為由個體的認知或知覺,以及外在的情境來決定,當個體的認知或知覺力量大於外在情境因素,而引發行為時,個體便有了自我管理或控制的能力。

行為論者深信人有能力,來處理或控制自己的行為,達到設定的目標。

1. 自我管理不會因外境因素消失或改變而受影響。

2. 自我管理在面對事實情境難以改變時,能做出最佳的調適。

3. 自我管理能使行為改變的結果產生有效的類化作用。

4. 自我管理能對個體內隱的行為產生調適作用。

5. 自我管理使當事人自行訂定行為標準,實施起來更為稱心。

6. 自我管理本身對當事人就是一種正價的增強。因當事人自己能自我管理,又能有效率的安排他的環境,產生所期待的效果,一步步的達到目標,得到成功的滿足。


自我管理治療法要能達到預期效應注意下列原則:

1. 訂定的規則要簡單易行、確切具體,才能收到預定的效果。

2. 建立階段性的檢核制度,用逐步漸進的方式完成目標行為。

3. 公開自我管理治療計畫,促進當事人的努力。

4. 將自我管理治療的計畫與另一人分享,以達相互勉勵效果。

5. 將增強給予權力託給別人,使自我管理治療計畫收到效果。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自我管理、個體行為

英文關鍵字: Self-management、Individual behavior

參考資料:

林進財著。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 1998年9月,頁232-236,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