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認同理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自我認同理論
詞條名稱:自我認同理論
教育Wiki
目錄 |
概論
馬西亞(James Marcia)認為在青少年面對衝突而作出決定的過程中,會產生四種的認同模型:定向型統合、迷失型統合、未定型統合以及早閉型統合。這四種認同模型是經由對兩個問題的答案所得知的,這兩個問題分別為
- 「個體是否積極的尋求自我認同?」
- 「個體是否對行為做出承諾?」(例如,對價值、學校、工作、同儕以及對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對他人認同的觀點)。
定向型統合(identify achievement)
對兩個問題答案皆為肯定的人,即為定向型統合,代表個體已經對自己的認同產生尋求,並且根據尋求的結果,對自己的教育、職業或是他人做出承諾。舉例來說,瑪莉深思熟慮後決定未來要當醫生,她相信藉由該職業可以讓她幫助他人。
迷失型統合(identity diffusion)
對兩個問題答案皆為否定的人,即為迷失型統合,他並沒有對自己認同做出尋求,也沒有對認同的任何一方面做出承諾。舉例來說,瑪莉活在當下,做她覺得令她感覺好的事情,而從未花時間思考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未來?
未定型統合(identity moratorium)
對第一個問題回答「是」,但對第二個問題回答「否」的人被歸類為未定型統合。他已經在尋求自我認同,但是還沒有做出任何承諾。舉例來說,瑪莉藉由宗教團體來幫助自己尋找認同,但她仍未感到充分地自我了解。
早閉型統合(identity foreclosure)
對第一個問題回答「否」,但對第二個問題回答「是」的人被歸類為早閉型統合。他已經對工作、學校或是自己的認同做出承諾,但是他並沒有開始尋求認同。舉例來說,瑪莉是醫學院學生,但決定她進此行業的是她的母親,而非由她本人自己思考後所做出的決定;這類型的的人通常都是遵循父母的建議而做出承諾。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自我認同理論
- 英文關鍵字: Individual Identity Theory
參考資料
Robert J. Sternberg, Wendy M. Williams /著。教育心理學。頁3-5~3-6。華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