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我調整方案(self-modification)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自我調整方案(self-modification)


教育Wiki

目錄

自我調整方案之意涵

自我調整方案是行為學派的技術之一,包含自我監控、自我酬賞、自我契約、自我模仿等等。目的是教導人們面對困難時如何使用因應技巧,也能促成行為改變,鼓勵個案承擔責任,在生活中也能實施這些策略。在方案中,個案會明確定訂出想要控制或改變的目標行為。

自我調整方案之五步驟

1. 選擇目標:在開始階段,先明確指出想要的改變,一次只能訂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必須要可量化、可達成、積極正向、對個案有重大意義、符合現實。

2. 把目標轉換為標的行為:選定標的行為,並準備面對可能的困難,並思索如何克服。

3. 自我監控:仔細且系統性地觀察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觀察自己的後設認知,並撰寫行為日記,每天記錄自己發生的特定行為,並記下相關的原因和結果等細節

4. 實行改變計劃:設定能夠帶來實質改變的行動計劃,並在改變計劃中,加上一些自我增強技術,個案可以持續實施自我增強,直到新的行為能夠持續地在日常生活中持續下去。

5. 評估改變計劃:對行為改變計劃進行評估,以確認是否達到目標,並考慮調整或是修改計劃,評估需要持續地進行。

自我調整方案之適合對象

自我調整方案適合許多不同的族群和問題,包含恐慌症、處理對黑暗的恐懼、提升創作產量、處理社交情境中的焦慮、節制吸煙行為、憂鬱症等等。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自我調整方案英文關鍵字:self-modification

參考資料

1.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170

2. Gerald Corey (2009).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譯)。台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於2009)p. 302-304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