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由回憶法method_of_free_recall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自由回憶法method_of_free_recall


教育Wiki

心理學家藉由回憶法(recall method)來測量記憶。回憶法在實際測驗時可分為兩類,其中將已知的刺激項目或訊息重新表現出來,若對回憶的項目與訊息資料在次序上不加限制,任其受試者發揮者稱之為自由回憶法(free recall method);而若是要求受試者必須按照一定程序回憶實驗項目或訊息者則稱為序列回憶法 (serial recall method)。


例如在研讀序列位置曲線(serial position curves)的實驗證據中,常以「自由回憶」(free recall)與「序列回憶」(serial recall)兩種作業探究受試者的測驗內容。在自由回憶作業中,受試者可以藉由自由回憶法的方式,依自己意願自由地按照任何順序來回憶作業中的一長串項目。


在記憶測量法的分類中(特別是保留量的測量),記憶的測量可分為回憶法與再認法(recognition method)。回憶法是指根據受試者所能報告出來的項目多寡,去決定保存在記憶系統中的記憶量,而自由回憶法(method of free recall)、配對學習(paired-associate learning)以及系列學習(serial learning),皆是常被探討的回憶法之一;自由回憶法尤指不要求受試者「按照順序」回憶,而是容許其想起什麼就報告什麼。


區辨

自由回憶(free recall),或稱自由回想的方式,亦常用以推論個體的概念性理解(conceptual understanding),它與反應潛伏期(response latency)、凝視(eye fixation)、口語報告(verbal report)、分類(sorting)等同為認知心理學研究法中最常用的五種資料。


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與自由回憶法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兩者需加以區辨。所謂自由聯想,是一種心理動力論的治療技巧,鼓勵諮商個案說出心頭閃現的任何想法,可以天馬行空地思索有關自己生命歷程所經歷的事物,不須檢查或過濾心中的陳述。在此環境下,一些被壓抑的潛意識可藉此狀態顯露。


參考文獻

岳修平譯(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Gagne, E. D., Yekovich, C. W., & Yekovich, F. R.原著)。台北市:遠流。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2001)。心理學。台北:學富文化。

陳億貞譯(2004)。普通心理學(Robert J. Sternberg原著)。台北市:雙葉書局。

陳學志、邱發忠、劉政宏、林宜利、陳荻卿、林奕宏、陳淑蓉譯(2004)。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學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