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教育Wiki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簡稱北市教大市立教大市教大,前身為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北市師),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設立於1895年,為全臺歷史最悠久的大學院校。

北市教大之校區,座落於臺北市的核心地帶博愛特區之內。所在地區鄰近臺北車站,交通便捷,學校的周邊,公車路線甚多且車次頻繁,搭乘捷運更是方便,鄰近有中正紀念堂站小南門站等捷運站。除了鄰近西門町商圈及以南昌路為中心的商業區外,東吳大學城區部,在半徑一公里方圓內,亦有重要的中央行政機構匯聚,如總統府司法院法務部外交部國防部教育部財政部經濟部中央銀行中央氣象局等,及市府行政機關,如中正區行政中心等。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有時也容易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混淆。

 

目錄

歷史沿革

  • 1895年7月於士林芝山巖設立國語學堂芝山岩學堂),為本校前身。
  • 1896年:設立「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於現址。
  • 1920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
  • 1927年5月,易名為「臺北第一師範學校」、另設「臺北第二師範學校」(即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前身)。
  • 1943年:與臺北第二師範學校合併(原第二師範收本科生,原第一師範收預科及女子部),改為「臺北師範專門學校」。
  • 1945年:戰後,同年12月25日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僅招收女生。
  • 1964年: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專科學校」,即極富盛名的『女師專』。
  • 1967年:改隸臺北市,改名為「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 1979年:開始招收男生,易名為「臺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簡稱市北師)。
  • 1987年:改制為「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設有10個教育學系。
  • 2005年8月1日,改制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並由馬英九前市長主持揭牌。增設體育學系。
  • 2006年:增設心理與諮商學系、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 2007年:增設資訊科學系(所)、美勞教育學系更名為視覺藝術學系。
  • 2009年:社會科教育學系更名為歷史與地理學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史》,2005年10月17日更新。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史大事紀》,2006年12月更新。

學校象徵

  • 菩提樹:位於該校行政大樓一角之大菩提樹,為該校日治時代創校初期即在,樹齡超過100年,目前已列入台北市政府列管保護樹木,是該校精神信仰之一。(該樹為夫妻樹,但在2009.2跟2009.7相繼因褐根病遭到伐除,但校方單位仍在原處保留半截樹身以做紀念。)
  • 創立三十(六)周年碑:位於菩提樹旁,創立三十年部份計算為自日治時期大正14年(西元1925)起算,但於民國40年(西元1951年)被塗改成創立六週年,目前塗改痕跡仍完整保留。
  • 建國做人碑:位於行政大樓前草地。
  • 國師院百年紀念碑:1995年由畢業校友捐贈,代表該校歷經國語學堂.師專.師範學院三個階段百年來的變化。
  • 大榕樹:位於該校正門警衛室旁兩棵大榕樹,是該校自日治時代創校初期即有,至今樹齡已超過百年。
  • 校歌鐘聲:該校自前任校長劉源俊上任開始,使用校歌旋律做為該校鐘聲,成為該校一大特色。
  • 台北城城牆石:堆放於圖書館旁,是現在僅存的清朝台北城城牆石

校訓

  • 無私謂之「」Justice
  • 無欺謂之「」Sincerity
  • 無怠謂之「」Diligence
  • 無華謂之「」Simplicity

校徽

鐘鐸造形(中央):「鐸」是一種手搖發音大鈴,為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所用。孔子曾被比喻為「木鐸」,所以「鐸」也代表教育工作者,亦為師範教育的傳統象徵。

鐘鐸內部白色飛羽:展翅飛翔的雙翼象徵活力、進取、生生不息、含任重道遠之意。

鐘鐸下方紅色飛羽:象徵在日新又新中不斷進步,並表示優秀、光榮、有重大成就之意。

校歌

玉山蒼蒼兮,淡水湯湯;惟山川之靈秀兮,實玉韞而珠藏。
化育日弘兮,絃歌悠揚;繫締造之艱難兮,炳復旦之光昌。
究中西之學術兮;克明德之輝煌;咨爾吾儕建民邦,國風何泱泱,國風何泱泱。
惟任重能致遠兮,矢志誠其毋忘。惟任重能致遠兮,矢志誠其毋忘。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訓》,《校徽》,《校歌》。

教學研究單位

  

中心單位

  • 國語文教學及研究中心
  • 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
  • 鄉土教育中心
  • 環境教育中心
  • 科學教育中心
  • 視聽教育中心
  • 兒童發展研究中心
  • 特殊教育中心
  • 創造思考教育中心
  • 中小學校長培育暨專業發展中心
  • 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 學生輔導中心
  • 電子計算機中心

  

校園設施

  • 操場及籃球場、運動場
  • 行政大樓(T)
    • 菩提樹(學校招牌老樹,目前罹患樹癌)
  • 圖書館
  • 榕樹(學生聚集休息之處,集合時通常會說「榕樹下見!」)
  • 松苑(男生宿舍)
  • 梅苑(女生宿舍)
  • 學生餐廳(又稱地下餐廳,地餐)
  • 中正堂
    • 大禮堂
    • 室內體育場
  • 自然科學館(S)
  • 藝術館(A)
  • 音樂館(M)
  • 勤僕樓(C)
  • 公誠樓(G)
    • 室內游泳池
    • 室內體育場
    • 屋頂網球場

學生社團

  • 康樂性社團
    • 國樂社
    • 古箏社
    • 熱門音樂社
    • 戲劇社
    • 吉他社
    • 國際標準舞社
    • 熱門舞蹈社
    • 舞蹈社
    • 圍棋社
    • 卡通漫畫研究社
  • 服務性社團
    • 慈青社
    • 春暉社
    • 嚕啦啦
    • 鳴鐸教育服務團
    • 羅浮童軍團
    • 環保義工社
    • 彩虹樹愛心社


相關條目

外部聯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