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舒國治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舒國治


教育Wiki

目錄

生平

9502123駱彥伶編輯

舒國治1952年生於台北,原習電影,後心思移注文學,然成稿不多。 作品以散文.短篇小說.旅行記為主,短篇小說曾獲時報文學獎。1983至1990年浪跡美國,九十年代又續寫作。筆名:舍或之、步于塵、屠松郊、裘敬野、祝融之……。舒國治七十年代開始寫作,卻讓人不怎麼找得到他的書來讀。二十多年來,不少的讀者一逕保存著「人間副刊」中他的剪報。

著作

《生活筆記一九七七》中的〈人名索引〉,張照堂編,言心版。

《讀金庸偶得》遠景1982年版。遠流1987年及1998年版。

《台灣重遊》,1997年自費出版。遠流經銷。

《理想的下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2000.12,遠流2000年版。

文學觀點

舒國治說:「寫作像是生活的逃避,沒有在該做什麼事的時候做什麼事,可能,卻有些好處是這樣來的,如塞翁失馬,在轉角處卻得到別的收穫」。舒國治形容自己的寫作生涯,是在「莫名奇妙的時刻」開啟寫作歷程,並沒有刻意立志去強求要當作家,也不追隨常人所走的道路。

關於創作,舒國治則視為是「在咀嚼世界上的精華」,「只要眼光夠準,有膽識跟放鬆全身,氣順,腳心也會跟著暖暖的,在這種心情狀態,不太會被外在世界打擾」。

評價

楊牧在評審時報文學獎時說〈村人遇難記〉:「運用白話和文言技巧的能力不同凡響;兩種語法交融迭盪,聲東擊西,鑄成一種看似淡漠鬆弛,實則充滿藝術張力的文字風格。」

詹宏志在超過萬字的評〈村人遇難記〉文中說:「最好的作品使理論家無言以對。因為他是原創的,獨一的,過去的理論與經驗,在它面前顯得困窘,批評家找不到類似的例子,也無法為它在評價中尋找一個適當的位置。」

有人視舒國治為出土的作家;若不是1997、1998他各得一次華航及長榮的旅行文學獎首獎,新上路的讀者根本不知道他是誰。又倘若不是他去年在「人間」副刊寫了一年「三少四壯集」,這些新起讀者對他的印象無法持續加溫烙深。有人視他為嬉皮式的作家,因他頗寫過一些浪跡美國的文章如〈流浪漢〉、〈午夜特快〉、〈過河〉及〈遙遠的公路〉。也寫過七十年代台北頹廢年少煥散生活下的游蕩種種,如〈台北遊藝〉。

又有人視他為某一類的舊式中國文人,因《讀金庸偶得》及兩萬字長文〈江山依然如畫否──在旅行史料中的無限夢〉幾乎是用文言寫就。〈北方山水〉、〈十全老人〉、〈奇人奇書──高陽〉等小文亦是。又有人視他為「生活趣味的雜項作家」。乃他寫過〈走馬舊書攤──牯嶺街〉、〈割絕不掉的惡習──逛舊書店〉等「逛」文;寫過〈燒餅〉、〈水餃〉、〈託友人代為嚮導台北小吃〉、〈美國亂吃〉、〈咖啡館〉等「吃」文;寫過〈一個七十年代青年回看搖滾樂〉、〈美國民歌之旅〉、〈再談美國民歌〉、〈公路上的音樂〉、〈三角洲/藍調/交叉路口〉等「聆」文;寫過〈在旅館〉、〈早上五點〉、〈在台北應住在哪裏〉、〈喪家之犬〉、〈哪裏你最喜歡〉、〈賴床〉、〈在途中〉、〈旅途中的女人〉、〈理想的下午〉等「居停」文「上路」文。

有人以為他是專寫「老台北」的作家,因為〈水城台北〉、〈人在台北〉等單篇長文,及〈北郊遊蹤〉、〈永遠的碧潭〉、〈無中生有之鎮──永和〉。然近年來他最被人們援用的職銜,居然是「旅行文學的作家」。殊不知早在他在1983年大規模旅行前,早已是創作圈內人矚目的純粹文學的耕耘者了。然而後來舒國治去寫鄉土(如《台灣重遊》)、去寫公路(〈遙遠的公路〉、〈美國汔車〉),去寫台北、去寫吃、去寫武俠小說的風俗(〈武俠小說及其世代〉),去寫旅途、去寫音樂……其實皆是以他深蘊文學的筆力來縝密從事的。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