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良性子宮肌瘤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良性子宮肌瘤


教育Wiki

子宮肌瘤是平滑肌細胞形成的實心良性腫瘤,又稱子宮纖維瘤或子宮平滑肌瘤。40~50歲氏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層(即聽經前),初經前和停經後則很少發生。是骨盆腔最常見的腫瘤,雖不會有致命的危險,但症狀的不適常使婦女深感困擾。子宮肌瘤的導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和過多的雌激素有關,如使用避孕藥或懷孕,通常到了更年期,症狀即會緩解。

目錄

一、症狀

許多子宮肌瘤無臨床症狀,其症狀的產生主要決定於肌瘤的位置、大小、是否懷孕或變性,常見症狀如下:

(一) 部正常子宮出血:此為最重要的臨床表現,如月經延長、經血過多、月經前或排卵時點狀出血等,常因使引起缺鐵性貧血的現象,如虛弱、疲倦、頭暈等。

(二) 腹痛:一般子宮肌瘤很少造成疼痛,或成為骨盆腔慢性疼痛,如痛經、性交疼痛等。但當子宮肌瘤變性、發生扭轉、壓迫神經或產生粘連時可能產生急性腹痛的現象。

(三) 壓迫症狀:當子宮肌瘤太大時,可能會壓迫鄰近其他器官,如膀胱、直腸、骨盆腔的血流和淋巴液之引流等,而引起頻尿、小便失禁和尿液滯留、便秘、脹氣、曉之水腫和靜脈曲張等現象。

二、追蹤及預防保健

1.會有子宮肌瘤者,應定期檢查,如3~6個月做一次超音坡或婦科檢查以追蹤評估。

2.經血過多者應積極改善貧血問題,可多攝取含鐵質較高的食物。如黃豆、芝麻、豬肝、葡萄、香菇等,必要時依醫囑服用鐵劑。

3.當經期大量出血時,應避免熱水浴,不宜久站或劇烈運動,宜多臥床休息。

4.保持外陰清潔,多換洗內褲,避免長時間使用衛生護墊以免感染。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子宮肌瘤

英文關鍵字: Uterine fibroids

參考資料

沈滿華著。婦嬰護理學,2009年2月,頁11-15~11-16,華格納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