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葉維廉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葉維廉


教育Wiki

葉維廉(1937年6月20日—),廣東中山人。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與白先勇等人是同學,擔任《現代文學》的撰稿者。1963年遠赴美國愛荷華大學攻讀碩士,1967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任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比較文學教授。1970年返台灣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協助建立比較文學博士班。1975年與侯健、楊牧、姚一葦等人創辦《文學評論》期刊。1980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首席客座教授,建立比較文學研究所。1980年代多次回到大陸,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講授比較文學。葉維廉早年曾名列“台灣十大傑出詩人”之一。後轉而從事比較文學、美學和文化哲學等的研究,著述等身,主要著作有《龐德的國泰集》、《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飲之太和》、《比較詩學》、《歷史、傳釋與美學》、《解讀現代與後現代》、《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尋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學規律》、《中國詩學》等。

 一度被美國詩人Jerome Rothenberg稱為「美國(龐德系列的)現代主義與中國詩藝傳統的匯通者」,頁維廉是活躍在中美兩洲台港大陸三地的雙語詩人,翻譯家,詩學美學理論家,對比較文學,比較詩學有突破性的貢獻。並獲艾荷華大學美學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在台灣讀書時便以現代詩及現代詩論崛起,並數度獲獎,包括教育部文學獎及入選為十大傑出詩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