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蒙田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蒙田


教育Wiki

目錄

背景

十六世紀後期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家,法人,又名「孟登」、「蒙台因」。

思想特色與重點

一、懷疑的心態(一)蒙田為懷疑論者。但並非極端懷疑一切,他在懷疑之中有所肯定,即肯定他在懷疑。(二)懷疑的思想表現在對「人」的觀瞻上。認為人是一個空虛的、愚蠢的、不道德的存在物。二、自然的人文主義者(一)在崇尚人的價值與人的尊嚴上,不忘懷自然的可貴性。 (二)自然,就是教育家所利用的教育資源。蒙田說:「我要使世界成為學者的書庫。」(三)把自然、世界、人類視為一體。 三、重感官經驗(一)在知識起源上,蒙田不信理性,而重感官經驗。「我只依實際感覺來作判斷,而非憑推理」。四、教育主張 (一)教育目的-知識要能活用1.記憶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由背誦而失去認識並非求知識,只不過是保留它所信賴的記憶而已。2.實物經驗重於文字記憶,而自然界就是獲取實物經驗的最基本來源。(二)教學內容與方法1.任何的學習活動,必須徹底為之2.學習的活動、知識的形成,理性不能讓權威取而代之(1)知識以理性作為最後的判斷,不應訴諸於權威。(2)蒙田說:「在權威的教學方式下,知識則成為被動的、消極的。」3.閱讀是在引發理性,而非堆積記憶閱讀不是增加記憶的材料,而是鍛鍊個人的記憶。4.重視遊戲的價值及體育的價值這些外在行為與社會的行為和諧,跟身體的訓練與心靈的訓練同時進行。吾人所教育的是一個人-全人教育(德智體群美)。5.貶低書本的價值(1)蒙田不主張讀書是唯一的教育。(2)教學的材料不限於書籍,實際生活的經驗、不同社會文化也應該要成為學習的材料。6.重視學生的自由與表達 7.強調旅行的重要性(1)旅行本身就是一種教育(2)強調旅行與生活教育的關係(3)旅行可以使心靈運作於觀察新又前所未知的事物上,提供孩童增廣見聞、擴大視野。(4)學習外語有事半功倍之效,語言是一種習慣。(5)旅行可以充實歷史、底裡、犉、社會及自然等具體知識。(6)蒙田用學的眼光看旅行,他說人生如旅途,無起始亦無終點,其本身是過程也是目的。 8.教師的重要性: 蒙田期望的教師不是一個「填滿記憶」(a well-filled head)的頭腦,而是依個「發展良好」(a well-made head)的人。品德與見解優越的人。 9.個別化教學法(individualized training) 個別化教學能夠兼顧到學習者的能力與興趣。

帶給後世的影響

一、蒙田的懷疑色彩,使他成為十六世紀開創了啟蒙運動中的批判精神。 二、蒙田體會出十六世紀的人文主義太過於走形上主義的要求。 三、蒙田突破人文主義教育家偏狹的課程,後來的洛克、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家)將其教育上的觀點加以延伸。

資料來源

林玉体(1995)。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三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