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藪鳥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藪鳥


教育Wiki

目錄

藪鳥 Liocichla steerii

基本資料

科別:畫眉亞科
別名:黃胸藪眉
體長大小:約二十四公分
保育等級:其他保育類
活動環境分布:中海拔闊葉樹琳的樹林下層或草灌叢
外型特徵:全身大致為橄欖綠色,雙翼為金黃色與灰藍色,尾羽末端黑色,羽端白色,尾下覆羽黃色眼前下方有橘黃色斑,甚為醒目。
習性:性活潑且機警,不怕人,叫聲時而嘹亮時而粗啞。<註1>喜歡小群行動,在闊葉林下的灌叢穿梭跳躍,有時候會出現在林道旁的坡道。<註2>

葉耳斯

鄒族的獵人稱藪鳥為"葉耳斯",意思是很容易上當的鳥,因為他們的社會階級領導關係,若帶頭領導的鳥隻墜入陷阱,其餘鳥隻也會跟著跌入。<註3>


雜食性鳥類

藪鳥是雜食性且對環境的適應性十分堅韌的鳥類,食物的內容十分豐富,從果實、昆蟲到各式各樣人類丟棄的食物。在冬天自然界的食物來源減少時,在溪頭森林區內遊客丟棄的食物反而成為藪鳥的食物來源。也曾發現在極度飢餓的時候,會啄食已死掉的同伴屍體。

繁殖季節

三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是藪鳥的繁殖季節,五、六月時則達到高峰期,在此時期藪鳥大多成對出現,而鳥隻的體重也會比非繁殖季節來的輕。

巢與繁殖

他們的巢呈碗狀,內層以禾本科的柔軟花穗柄最為常見,外層則是以較粗糙的樹葉、樹根等所構成;巢製作完成後,還會在巢內修飾蹲伏兩天後才產淡綠色且有暗紅色花紋的卵,每次產卵約莫三顆左右。
築巢、孵蛋、餵雛鳥及鳥巢的清潔工作,在夜晚時都是由雌鳥獨自擔負,雄鳥只有在白天時才會幫忙。
而雛鳥在孵出後還是得由親鳥窩在巢中調節他們的體溫,直到第八天後才能離開巢去覓食,而雛鳥的成長速度飛快,第十二天就可以離巢在附近樹枝間做短距離的跳躍飛行,第十五天飛行就可達到數十公尺。<註4>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藪鳥
英文關鍵字:Liocichla steerii


參考書目

註1:自然生態保育系列叢書三,宜蘭縣鳥類資源78頁,張明財及林燕秋撰文,宜蘭縣政府1996年8月出版。
註2:鳥羽,台灣野鳥羽毛圖鑑275頁,郝偉廉著,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2006年2月發行。
註3:台灣野鳥圖誌74頁,何華仁著,常民文化1996年6月出版。
註4:愛戀台灣,探究台灣特有種鳥類48及49頁,羅柳墀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2002年12月出版。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