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蜉蝣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蜉蝣
詞條名稱:蜉蝣
教育Wiki
目錄 |
蜉蝣(mayflies)
- 是最古老且最原始唯一長出翅膀後還會蛻皮的昆蟲。蜉蝣的身體柔軟,腿細長,有兩對很大、能向後折的三角形前翅,後翅小甚至看不見,不過當蜉蝣休息時,翅膀卻舉在身上,貼在一起。特別的是當蜉蝣在休息時,翅膀卻能舉在身上,貼在一起。蜉蝣主要生活在小溪、河流、池塘和湖泊附近,一些種類也生活在鹹水附近。蜉蝣通常都在黎明或傍晚成群交配。雌性蜉蝣把腹部浸在水中產卵,每次產下約五百到三千枚卵。生命史為不完全變態。幼蟲需經歷大約五十次的蛻變,時間為期兩年。蜉蝣以各種有機物為主要食物,完全長成後,變離開水面並蛻變成亞成蟲,具有成蟲的外表,但翅膀顏色黯淡,成年蜉蝣口器退化,因此無法進食,因此壽命只有一天。(註1)
四節蜉蝣
- 四節蜉蝣體色有灰白色、純黑色或褐黑色,並點綴著黃或灰的斑紋,前翅延長且尖端呈現圓形。卵也是產在水中,幼蟲又分為兩類,一種身體流線型;一種身體略扁,屬於爬蟲類,幼蟲主要食物都是懸浮在水面上的藻類。且相較於其他種類的蜉蝣,四節蜉蝣大多生長在海拔較高、氣候較冷的地區。(註2)
班蜉蝣
- 班蜉蝣屬於體型中等的蜉蝣,體色大都呈現土褐色或黑色。分布的地區遍及全世界,,但南半球相當罕見,主要生活在小溪、河流、池塘、湖中的碎石縫與海草中。其中人造誘餌常會做成班蜉蝣的形狀,用來釣鱒魚時使用。(註2)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 蜉蝣
- 英文關鍵字: mayflies
參考書目
- 註1:昆蟲大圖鑑:用複眼看奧妙的大千世界,丹比凱爾著,明天國際出版,2008,頁138。
- 註2:昆蟲圖鑑:昆蟲、蜘蛛和其他陸棲性節肢動物,喬治麥格文著,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頁48。
相關教學資源
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51477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