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行動學習
教育Wiki
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縮寫為M-Learning、MLearning或mLearning)
目錄 |
各個學者就其所持的觀點各有不同的詮釋。Kynaslahti(2003)認為行動學習具有便利性(convenience)、權宜性(expediency)、立即性(immediacy)三種意義與價值。Hoppe, Joiner,Milrad&Sharples(2003)則強調使用行動載具與無線傳輸。Chang, Sheu&Chan(2003)認為行動學習有三個必需的要素,分別是行動學習裝置(the mobile learning device)、基礎溝通建設(the communicationinfrastructure)、學習活動模組(a learning activity model)。註1
美國的教育學者 Glaser(1965)認為:所有教學的活動雖然千變萬化,但基本上都包含了教學目標、預估、教學程序、評鑑四部份。Kibler 提出 GMI(General Modelof Instruction)一般教學模式,其中也包括了教學目標、起點行為、教學歷程、教學評量四部份。趙中建(2002)則認為教學模式也是一種教學計畫。在各項研究中有關教學的模式相當多,到底在教學設計中應該包含那些項目,程序如何進行,Dick & Carey(1985)發展了一套教學設計系統模式(systems approach model for designinstruction),這個模式包含了確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分析、檢查起點行為、訂定作業目標、擬定測驗題目、提出教學策略、選定教學內容、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九個步驟。此外,最常被用來與教學媒體相應用的模式還有 Heinich,Molenda, Russell,與 Smaldino (1999)所創的 ASSURE 模式。ADDIE 模式則是常被用來改良與開發許多電腦輔助教學系統、數位學習系統等。註2
就M-Learning詞彙而言包含以下幾種要素:1.使用可攜技術學習2.全面性學習,則著重在於學習者的機動性以及與可攜或固定技術的互動。3.而在一個行動社會中學習,重點則在於整個社會及它的制度是如何接納及支持持續增加的行動人口之學習,這已經無法滿足於現存的學習方法論。
註1:生活科技教育月刊,2005年,第38卷第7期,“行動學習融入教學模式初探”,王淑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註2:沈中偉(2004)。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學出版社。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