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認同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認同


教育Wiki

認同(Identification)

依佛洛依德的看法,認同開始於性器期,其時約為四至六歲,導致認同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為了防衛,其二是為了依賴。
1.防衛性認同:兒童於性器期時由於懼怕父親對自己與母親的親暱發出攻擊,而感受到一種危險,因而向父親認同,一則藉以防衛父親的攻擊,一則藉以學習父親的種種儀態或行為,以便和父親抗衡爭取母親對他的關愛。女孩在這時期除了對象相反以外道理相同,因此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都是人類對強者認同的本性。對強者認同,往往基於防衛的心理動機,因此提供學生閱讀偉人傳記,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自我觀念,如果可以進一步認同,他的行為品性態度和價值觀念都會表現的成熟穩重。
2.依順認同:即為發展性認同,最先也是從親子關係發展出來的。孩童需要父母親的愛和照顧是必然的,他為了避免失去父母的關愛,因此以依順的方式吸收父母親的行為特質來取悅雙親。依順的認同是超我良心的主要來源,由於認同不只模仿外表行為,同時還吸收了觀念價值,因此教師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應該審慎注意,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就是這個道理。
防衛性認同和依順認同關係密切,學生對教師做過份防衛性認同,會產生強大的超我焦慮反應,迫使學生不得不遵守規矩,以或得教師讚賞,因此合作態度是為了討好,努力做功課是為了順從,學生很容易喪失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過度依順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內在的情感和外在的情感無法一致,這種矛盾又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也是人格發展的一大障礙。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認同
英文關鍵字:Identification
參考資料
鄭石岩著。心理分析與教育。1990初版。頁69-72。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臺灣台語 認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