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課堂注意事項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課堂注意事項


教育Wiki

課堂注意事項(Classroom Notes)

目錄

定義

教師在接一個新班級時,應該要先掌握班級學生名單,了解班級學生的家庭背景、父母親的教養態度等。必要時,向原來的級任導師請教班上學生的學習情形,以及需要注意之處,例如哪一位有特殊的疾病需要注意?哪一位學生需要哪些輔導專業方面的協助等。

內容說明
一、深入學生背景才進行教學

級任導師對班級學生的各項背景,應該要多花時間了解,才能在班級生活中提供適當的協助。如果教師對學生的基本資料不了解的話,在第一次上課時產生的尷尬情形,同時成為學生嘲笑的對象。

二、學生名字代表家長深切希望

如果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取得學生名單,先初步認識學生,至少可以先查字典,了解學生名字中比較難唸的中文字。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自己名字的意義,至少代表父母親對孩子殷切的期望,引導孩子從自己的名字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並且不要辜負。

三、有效處理學生挑釁行為

教師在班級生活中,往往會因為師生溝通不良而面對學生各種挑釁的行為。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面對各種情境時,可以依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化危機為轉機。新進教師因為教學經驗不足,面對學生挑釁時,會出現手足無措的情形。教師可以運用各種策略,讓學生理解嘲弄他人只是取得短暫的玩笑,反而容易讓教師看不起這個班級的學生。

四、了解學生次文化

學生在班級生活中,往往因為社會環境的變遷與同儕朝夕相處,而產生各種學生次文化。此種次文化往往影響學生對學校生活的態度、對教師班級領導的觀感。教師應該在班級教學前,針對學生的次文化作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教學互動與學生相處中,有效運用各種次文化,以強化教學效果。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課堂注意事項

英文關鍵字:Classroom Notes

參考資料

註1林進材、林香河/著。老師你怎麼辦,頁13-15。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