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設計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課程設計
詞條名稱:課程設計
教育Wiki
課程設計是課程發展中由理論到實際的過程,從課程理論的提出,到課程架構的建立,再到課程模式的完成是一連續性,並且過程相當複雜(司琦,民80,P.207)。學者常將課程設計分為三種模式(models)。
- 目標模式:鮑比特(Bobbit)、查特斯(Charters)、泰勒(Tyler)等,將課程發展視為一種社會工學,課程設計偏重以教育目標為導向,稱為課程設計的「目標模式」(objectives model)或「工學模式」(Technological model)(歐用生,民88)例如:泰勒模式、惠勒模式(Wheeler)及凱爾模式(Keer J.)均屬目標模式(司琦,民80)。
- 過程模式: 課程的設計,偏重以教育方式(manner),而非教育目標為導向的過程,稱為課程設計的「過程模式」或「歷程模式」(process model)(司琦,民80,P.212)。此模式由史點豪(L. Stenhouse)倡導,他認為課程領域的重點,若集中在知識與理解力部分,則確定程序原則合理地設計課程,總比事先以目標確定預期的結果為宜(王文科,民77)。
- 情境模式:情境模式(situational model)由黃光雄教授提出,他認為:「情境模式又稱情境分析模式或文化分析模式」,初由史克拔(Skilbeck)設計,後來羅頓(Lawton)加以發展 (司琦,民80)。
以上三種模式為國內一般探討較多的模式,以下1、2兩種模式的觀點,亦有其價值,另為了了解我國課程設計發展,也提「板橋模式」。
- 夏瓦的實用折衷模式:夏瓦(J. Schwab)認為課程理論家若一味尋求課程發展的通用理論,而不回答特定的、每日遭遇的課程問題,可能是誤入岐途。若要使課程領域恢復其對改革教育的貢獻,便需將其從事追求理論的能量,移轉至與理論有顯著不同的三種運作方式,即實用式(the practical)、準實用式(the quasi-practical)以及折衷式(the eclectic)(王文科,民77)。
- 傅雷葉的解放模式:傅雷葉(Paolo Freire)是巴西教育家,寫成「被壓迫者的教學法」一書,揭櫫其所倡導的哲學與政治觀點,以及教育學的實務。其所提倡的課程發展方法,主要目標乃在於激發以及維持人民的批判意識(critical consciousness)。(王文科,民77,P.147)
- 板橋的課程設計模式:該模式的程序為:1.成立組織,2.蒐集資料,3.研擬課程綱要,4.訂定教材細目,5.編寫實驗教材,6.設計製作教具,7.試教修訂,8.實驗課程定稿,9.選定實驗學校,10.辦理教師研習,11.進行教學實驗,12.實驗輔導,13.實驗教材修訂,14.舉行總研討會。(王文科,民77,PP.151-152)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