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諮商階段初期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諮商階段初期


教育Wiki

諮商階段初期(initial stage)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雙方之諮商關係及目標若能在諮商初期即有輪廓,將有助於往後之進行。諮商初期之個案大致有二個來源:一是諮商師主動發掘或受轉介之委託,並邀請個案來談;二是由案主自行前來求助。以兒童而言,自行求助的比例較少。
若是個案主動前來,諮商師對個案之主訴重點及目的均不清楚,雖免會有所焦慮,因此在晤談時,除了積極專注的傾聽個案之敘述,有時亦要與個案澄清,例如:「剛剛你提到老師對你的誤會,其他小朋友也不斷嘲笑你,甚至爸媽也懷疑你真的偷了錢,不知道你來找老師,主要是想針對什麼來談?」藉此釐清諮商師是否能真正的幫助個案,以及諮商進行的方式為何。
另一方面,若個案是被動而來,大多數的個案心中會充滿疑惑,甚至是抗拒,認為自己的隱私權及自主性皆受到挑戰,亦擔心別人會如何看待他/她這個「問題學生」。為避免兩者關係之僵化或惡化,諮商師最好能以坦誠之態度,向個案說明邀請他/她來之目的。
諮商師在進行初次晤談,此種晤談是以諮商師為主,主要在藉由一些技巧或診斷工具蒐集有關個案及其問題之資料,以評估是否繼續接案、如何進行或是如何轉介。以此方式晤談時,諮商師常用的技巧如「探問」,即以誰、何時、何地、如何或什麼事等問題來對談,另外的技巧,如封閉式問句,以及澄清。另一個方向則是以關係為主的初次晤談,乃是著重在雙方關係的建立,蒐集資訊為輔。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諮商階段初期
英文關鍵字:initial stage
參考資料
王文秀、田秀蘭等人著。兒童輔導原理。1997年初版。頁169-170。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