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讀話訓練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讀話訓練


教育Wiki

讀話訓練(speechreading)

目錄

定義

讀話(speechreading)訓練是藉由接收語言刺激的一種技術,亦即以眼代耳去理解說話者說話的內容,它是廣義的讀唇(lip reading)。要瞭解讀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只要把電視的聲音關掉,留下畫面,看電視上的人在說話的口形如何運動。

內容說明

單字也好,語句也好,說話是由一連串有一定強弱,或節律的母音或子音所組成的運動,很難把它們從中間切割觀察。不過其中有些語音比較容易看得到,有些不容易看得到;有時候1秒鐘內可以說好幾個音節,這樣快的速度,眼睛一直盯著看很容易疲倦,幼兒的注意力當然無法持續太久。而且說話者若以正確的口形說話還好,有些人說話時嘴張不太開;有些人說話時,嘴裡銜著煙斗或香煙;有些人故意嘴巴留著鬍子;有些人不是正面對著兒童說話;有些人不時的動手動腳,簡直無法令人讀話。雖然如此,還是可以經過耐心的訓練,發揮以眼代耳的效果。有些兒童只靠助聽輔具可以理解他人說話的一半,和讀話一起配合的話,可以理解90%的話語,幾乎在日常生活或學習上,不再感到有溝通的困難。下面列舉一些實施讀話訓練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兒童方面

注意看說話者的臉部。不只注意說話者的口、臉頰、下巴、喉嚨的振動等,全部都要注意。表情、動作的變化也要注意。不要太緊張,一緊張就容易疲倦,效果不好,用輕鬆愉快的心情學習。讀話時要從整體的說話內容去理解,不要一個字一個字推敲。儘量多利用教具: 與助聽輔具一起使用,會使讀話更容易,準備小鏡子,看說話者的口形後自己模仿。讀話看不懂的時候,馬上請說話者再重複一遍,還是讀不出話時,可以請說話者用寫的。讀話時眼睛最重要,如果眼睛不好時,要趕快治療,必要時要配戴眼鏡。身體太疲倦的話,讀話就讀不好,要有充分的睡眠,並注意身體的健康狀態。讀話後,馬上當場重複練習說一遍。上述注意事項對年幼兒童太難了一點,教師或家長在指導時,必須考慮幼兒的程度。

二、說話者方面

養成兒童看說話者的習慣,兒童的視線看你後才說話,面對黑板時不要說話。說話的時候,手和頭部不要亂動(尤其是開始的訓練階段)。經常面對光亮(儘可能朝向窗戶)的地方說話,儘可能讓兒童看到你的口形。以自然的口氣說話,誇張的口形,反而不容易讀話。說話聲音太快,一個音一個音分開,或突然說一些與當時的情境不相關的話,會讓兒童感到困擾。兒童不會讀話時,同樣的話再重複幾遍,重複二、三遍還看不懂時,改變別的話語再說說看。兒童習慣一定的方向讀話後,改變一下方向。讀話讀得很好時,不要忘記給予鼓勵。避免說單語或隻字,經常說完整的句子。要使學生很快樂的學習讀話,教師需要多變化教材。多利用教具(助聽輔具或鏡子)。訓練時間一次不要太長(頂多30分鐘),每天利用短的時間集中練習效果較好。訓練過程如聽能訓練一樣,從容易讀話的教材開始,由簡入繁,由淺而深。開始訓練時,需要讓兒童習慣於某特定人的口形,等相當的程度後,可以練習讀不同人的口形。

三、幼兒方面

語言發展非常遲緩的兒童,讀話訓練的第一步是從兩件物品的配對開始;學前的年幼兒童從具體的物品開始。如兩個橘子、兩個蘋果令其互相配對,其次再練習事物與圖畫的配對,再其次利用兩張圖畫互相配對。當然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要忘記一邊出示實物或圖畫,一邊說出該物品(或圖畫)的名稱。圖畫的階段練習完畢,再練習讀話和圖畫的配對。不只練習事物的名稱,該物在句子的讀話也要練習,如「蘋果在哪裡?」、「給我橘子!」。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讀話訓練

英文關鍵字:speechreading

參考資料

林寶貴著。聽覺障礙教育理論與實務,頁27-30。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