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通性評鑑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變通性評鑑
詞條名稱:變通性評鑑
教育Wiki
變通性評鑑(alternative assessment)
目錄 |
定義
- 通常又稱為真實的評鑑(authentic assessment)、行為表現評鑑(performance assessment)、或整體的評鑑(holistic assessment) (McCown, Driscoll & Roop, 1996)。由上述幾個術語可以得知變通性評鑑著重在真實的生活情境裡針對學生的學習做整體的評鑑。根據McCown, Driscoll & Roop的歸納,學習評鑑要真實(authentic)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 針對有價值或重要的問題。
- 呈現真實生活,科際整合性的挑戰。
- 呈現給學生複雜、模糊、開放、而須要學生整合知識與技能的問題。
- 要求學生產生高品質的產品和(或)行為表現。
- 要求學生對其產品或選擇提例證或作辯護。
- 提供可透過討論而加以修正的標準。
- 確認並重視學生的不同能力、學習風格和背景。
變通性評鑑的方法
- 目前為止,已發展出來的變通性評鑑或真實的評鑑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本位的評鑑」(observation-based assessments)、行為表現的評鑑(performance assessments)、和卷宗是評鑑(portfolio assessments)。這些評鑑方法皆強調在真實情境中同時評鑑學習的過程與結果,而且學生也成為評鑑者或評鑑的相互合作者。
適用情況
- (一) 觀察本位的評鑑
- 根據McCown, Driscoll & Roop的看法,觀察本位的評鑑適用於下列幾種情況:
- (1) 搜集有關學生需求與特徵的資料;
- (2) 搜集有關做診斷與安置決策用的資料。
- 而為了搜集上述二類資料,教師可在課堂進行中,使用檢核表、評定量表、軼事記錄、和行為日誌等,經常、有規律地對學生典型或異常行為加以觀察記錄。
(二) 行為表現的評鑑
- 而行為表現的評鑑則適用於下列情況:檢核個別學生的行為表現,並給予打分數或評鑑等第。運用此法評鑑學生的學習時,通常把重點擺在,評鑑學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如何去使用其知識與技能。因此,此法也適合用來評鑑學生的認知與後設認知的發展。
(三) 卷宗式評鑑
- 至於目前在國內備受倡導的卷宗式評鑑,適用於在一段時間內為追蹤、掌握、監控學生的發展情形而使用。所謂卷宗(portfolio)是指畫家等藝術工作者用來收藏其平時創作,如素描、草稿等作品的、類似公事包或文件夾的容器。在學習評鑑上,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擁有各自的卷宗夾,以便收容能用來證明其學習進步情形的各種文件、資料,包括作文的構思稿、初稿、定稿等等。
- 使用卷宗式評鑑,有助於學生本身成為有見識的、深思的自我評鑑者。再者,此種評鑑能提供學生雙方相互省思所需的資料而有利於教師作教學決定或學生做自我改進。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變通性評鑑
- 英文關鍵字:alternative assessment
參考資料
- 黃政傑著。教學原理,2011年初版,頁292-294,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 相關教育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學習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8%AE%8A%E9%80%9A%E6%80%A7%E8%A9%95%E9%91%91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