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資訊不對稱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資訊不對稱


教育Wiki

資訊不對稱

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指參與交易各方所擁有、可影響交易的資訊不同。一般而言,賣家比買家擁有更多關於交易物品的訊息,但相反的情況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見於二手車的買賣,賣主對該賣出的車輛比買方了解。後者例子比如醫療保險,買方通常擁有更多訊息。

1、隱藏的特性(hidden characteristics)係指交易的一方知道其本身的某些特質,另一方想要知道,但卻無從得知。

例如,製造商知道自己所生產的產品品質,顧客則無法清楚獲知產品品質。

2、隱藏的行為(hidden actions)係指交易的一方某種行為影響交易的進行,另一方卻無法直接觀察。

例如,僱主不知道員工有無怠工行為傾向;保險公司不知道火災被保險人在保險後是否疏於防火。

資訊不對稱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舊車市場中,買主對舊汽車的性能好壞並不清楚,但賣主本身則是相當清楚;公司老闆對售貨員是否努力工作促銷公司產品並不頂清楚,但售貨員自己可是心知肚明;立法院對行政院各機關單位預算編列是否浮濫,可說祇能捕風捉影,但各機關本身應是清楚的很。

資訊不對稱下的誘因理論大致內容是指,資訊較少的一方如何設計一套誘因制度克服資訊較少的劣勢,誘使資訊較多的一方透露出其所擁有的資訊,或誘使資訊較多的一方行為符合資訊較少一方的要求。


相關名詞

檸檬市場Lemon market:安可洛夫1970年發表在《經濟季刊(QJE)》的「檸檬市場(The Market for Lemons)」一文。安可洛夫以二手車市場為例,針對市場存在資訊不均衡導致的逆向選擇提出了第一篇正式的分析文章中指出:因為賣方清楚自己車子的品質,買方則因為資訊不對稱的緣故,只能約略以市場車子平均品質為基準,決定自己願意付出的價格。但對於賣方來說,如果把高於平均品質的車子以買方願付的價格賣出,就會遭致損失,於是品質較好的車子反被賣方保留下來,市場上只出現一堆品質較差的車子,就像酸檸檬一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