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身心同一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身心同一論


教育Wiki

身心同一論(identity theory)

身心同一論認為,心理狀態或活動─如思考、各種心理的感受,各種欲求或期許─原來就是神經生理的狀態或活動。例如,當我感受到痛楚時,我的痛楚其實就是我大腦神經系統中的某一特定部分的活動;而只要我大腦神經系統中的那一步為活動時,我也就會感受到痛楚。再如,我相信某甲意圖殺我,我的心靈活動「相信」,也就正是我大腦神經系統中的某一特定部位活動。心理狀態或心理活動的同一就如閃電就是電能量的釋放、雲就是小小水滴的集合體......
身心同一論的優點在於它沒有否定心理活動或心理狀況的確是內在於我們,它承認有些心理活動或現象不可能化約為外在的行為。但是身心同一論不是沒有缺點的,可能的缺點如下:
1.假如身心同一論成立,它就要證明大腦神經的活動和心理活動要發生在同一時間和地點,但身心同一論很難證明這一點。這個理論的支持者只能武斷的說:「凡大腦神經因刺激而展開時就同時會使我們有心理活動」,但沒有實徵性的支持,我們只能約略確定大腦活動發生的地點,但很難說出我們思考或情緒發生的所在。
2.假如身心同一論成立,那麼心理的活動可化約為生理的活動,然後基於生理活動的基本性質是物質的活動,生理的活動又可進一步細分至最基本單位,可是人的心理活動或經驗可以循同一程序而被分割切斷嗎?答案是否定的。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身心同一論
英文關鍵字:identity theory
參考資料
歐陽教著。教育哲學,1999年初版,頁152-153,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