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輸入─產出架構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輸入─產出架構


教育Wiki

輸入-產出架構(the input-output framework)

早期學校效能的研究,著重於學校間不同效能的比較。Coleman et al. (1966)所進行的研究,即屬於此類。
輸入-產出架構旨在利用經濟和政策取向資源的變項(如師資訓練水準、教科書的費用等等),並控制種族和社會背景變項的影響,來說明學校之間效果的差異。所以常用迴歸線外特例認定法來驗證有效能的學校與無效能的學校,其方法是先控制學生的家庭背景,利用統計回歸法求得社經地位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力,並根據各校學生的平均家庭背景,算初期平均得分的期望值,劃出一條迴歸線。如果一校實際平均得分顯著高於期望值,便是有效能學校,反之則否。
根據該研究架構中發現:經濟資源的變項(如師生比率、師資職前訓練、教師薪給、學生成本、學校設備、行政人員素質),對學生成就的影響相當少,大部分的差異是來自於家庭背景的影響。此乃顯示,學校所投入的各項資源,對學生成就影響不大,最主要還是學生本身背景的因素。所以,學校的影響力是有其限制。
這種研究架構,由於受到方法學和概念上的不足,其研究結果頗受質疑。但是卻引起了研究學校效能兩種重要的發展:
1.學生有社會和文化背景的差異,學校教育不能只提供所有學生一致的經驗。
2.學校不是一個生產單位,而是一種組織或制度,所以與各種教育系統和其他社會制度息息相關。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輸入-產出架構
英文關鍵字:the input-output framework
參考資料
吳清山著。學校效能研究,1998年二版,頁25,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