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道德討論教學法
教育Wiki
道德討論教學法(discussion questions for moral development)
目錄 |
道德認知論
道德認知論發展論者認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於刺激學生道德判斷與思考能力的自然發展。此主張指出道德教育乃在協助學生,在他自己已有的道德認知發展的途徑上,晉升至較高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因此,學校道德教學的目標,即在使學生獲得較高的道德認知發展層次。為達成此一目標,學校宜提供學生在他們自己的道德思考層次所能理解的範圍內,有一道德決定的機會,道德討論教學法於焉產生。
道德認知結構
為刺激學生道德認知的發展,最理想的道德教材就是假設的或真實生活中的兩難式困境題材。藉由在教室中討論道德兩難式困境故事,闡述故事中包含的道德問題,辨明其中的道德觀點,讓學生與道德認知發展階段比自己高的同學進行公開討論,以刺激學生對道德衝突情境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道德認知結構的發展。
道德討論教學法
道德討論教學法係根據學生現有的道德認知結構,利用兩難式的問題情境,透過公開討論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道德判斷層次。因此,道德教學必須提供豐富的道德刺激與衝突情境,在互尊、和諧的氣氛中,不斷地辯論、詰問,以使學生發展出更成熟的道德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引起動機
引起學生心理上有解決問題呃意念,可針對單元目標,列舉學生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行為實例說明,或請學生提出個人的經驗,供全班同學分享。
呈現故事
應符合四項規準:
- 故事情節宜盡可能簡單、有趣,使學生能迅速掌握故事大意。
- 故事呈現有關道德或倫理價值衝突的情境,最後沒有單一而顯著的,或為某種文化所贊同的正確答案,促成學生彼此之間的爭論和意見的不一致,已產生道德思考模式的改變。
- 故事內容應涵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道德問題作為討論的核心。
- 必須提供選擇行動的機會
提出兩難困境問題並分組
問題應包含兩個要素:
- 具備二擇一的道德判斷形式,例如「是否會……」、「是不是……」、「會不會……」、「應不應該……」
- 提問對於所作道德判斷的理由,亦即必須接著問:「為什麼?」
一個好的故事,常能使參與討論的學生,自然分成兩種不同的意見。
分組討論
六人討論為宜。
分班討論
給予學生報告小組主張與理由的機會,藉此促進全班學生的交互作用。
結束討論
可要求學生針對所列各項理由做摘要或總結,但不做公開的報告,以免被誤為標準答案,而與預期的結果相反。
參考資料
黃政傑(2012)。教學原理。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27-130。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道德討論教學法
英文關鍵字:discussion questions for moral development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