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鄭和下西洋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鄭和下西洋


教育Wiki

故事

靖難之變,明成祖(註1.)即位後,便派遣鄭和下西洋。鄭和本姓馬,雲南人,成祖時的宦官,屢世皆為回教徒,因深受成祖信任,乃賜姓鄭。成祖為了催促南洋各國進貢,乃打著尋找建文帝(註2.)的名號,派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從南海赴往印度洋一帶。第一次率大船六十二艘,將士兩萬七千八百多人,1405年(永樂三年)從蘇州劉家港啟程,航海期間共兩年又四個月,停泊處從占城、真臘、暹羅,經爪哇、舊港、蘇門答臘,至錫蘭,在由此到印度西岸的古里。此後二十五年間,他曾六次下西洋,垂對所經過之地,從波斯灣口的忽魯謨斯即於非洲東岸。在這期間,他曾派人到麥加代表他朝聖。鄭和訪問過的國家多達三十三國。這些國家都遣使向明朝進貢,並獻上各種珍品給成祖。鄭和所用的船隻長137公尺,寬56公尺,有三桅,相當巨大,而且使用羅盤針和航海圖,航海技術極為進步,對宣揚國威有巨大的助益。此外,隨行人員也著述介紹東南亞和西亞各國的情形,如馬觀的「漯涯勝覽」、費信的「星槎勝覽」、鞏珍的「西洋番國志」等。由於這些著作,中國人的地理知識奶油印度延伸至非洲,中國人到東南亞各地謀生的人數也逐年增加,奠下了東南亞華僑活動的基礎。回頭看成祖親征漠北,其實成果並不如鄭和下南洋如此豐碩,反而導致國家財政的窮困。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明成祖、鄭和

英文關鍵字:Yongle Emperor、Zheng He

出處

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195。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42525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