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牛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野牛
教育Wiki
目錄 |
野牛(bison)
- 雄性野牛不用頭上的角打架,而是小心翼翼地靠近對方,然後再衝上去。當牠們的頭碰到一起,衝撞的力道巨大,但其實並沒有甚麼傷害性。兩隻野牛會把頭頂在一起,直到一方放棄為止。(註2)
美國野牛
美國野牛是北美洲的野牛,同時也是北美最大的陸地動物,在歐洲人來到之前,北美洲平原上有著大約六千萬頭的野牛。牠們是當時許多美洲土著生活的核心。然後在19世紀中期歐洲殖民者到大草原定居後,大量的美國野牛被殺。幸好,有幾百頭的美國野牛僥倖活了下來,使得美國野牛能夠延續至今。美國野牛和其他種類的野牛相比,顯得頭重腳輕,肩部高高隆起,頭大得簡直不成比例。頭部和前身覆蓋著蓬鬆的深棕色皮毛,使美國野牛比實際上看起來要在大一些。美國野牛也喜歡群居,在過去,有的大牛群裡甚至有十萬頭的野牛。但現在,牛群的規模小很多了,而且大部分都被養在國家公園裡。(註1)
歐洲野牛
- 在1919年歐洲野牛已經全部被消滅,少數生存下來的歐洲野牛被養在動物園中,目前歐洲野牛的數量大約三千隻。歐洲野牛大多生活在森林裡,身材沒有美洲也那麼高大健壯,毛也比較短。歐洲野牛在夏季吃樹葉,在冬季只吃樹皮和樹枝。(註2)
越南野牛
- 人們對越南野牛的了解非常少,只在1992年,有科學家在越南的一個邊境發現了越南野牛。這種野牛和好望角大羚羊一樣有著匕首形狀的角,牠的皮毛為深棕色。(註2)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野牛
- 英文關鍵字: bison
參考書目
- 註1:動物大驚奇,戴維伯尼爾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明天國際圖書合作出版,頁297。
- 註2:大不列顛動物百科,Joyce pope著,明天國際圖書,2006,頁178。
-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9%87%8E%E7%89%9B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