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量尺分數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量尺分數


教育Wiki

量尺是心理測量工具的總稱,而將受試者測驗結果的表現情形與數字產生關聯的過程稱為量尺化(scaling),而這個過程的結果就是為了得到一個分數的量尺。希望藉由這個量尺,能夠單純由分數的高低即可反映出考生的能力。


量尺分數是透過統計方法,由原始分數轉換而來的,它具有和群體比較的意義,其目的在於呈現每一位考生在所有考生中之相對位置,以劃分出能力級別。換言之,量尺分數是為了比較的解釋便利性與精確性,分數越高,也就表示這位學生該能力越好。這種過程在統計學上稱之為轉換,也就是指根據某個公式,將數據資料與以換算成新的數值,轉換之後的新數值與原數值之間仍保有一種對應的關係。以國中生基本學力測驗的量尺分數為例,在發展規劃的初期,因為要提供考生一年兩次的考試機會,且欲對兩次的分數進行等化(equating)以方便比較,因此決定發展一個量尺分數作為分數報告用。考生分數透過統計方法,將答對的題數經過量尺分數的對照表的轉換,形成另一種分數形態,而如此的分數轉換,目的即在希望藉由這個量尺,能夠更精確的解釋考生之間真正的能力差異。


量尺分數的使用,除了能更精確的了解考生之間的能力差異之外,還能讓分數的解釋更容易,比如說可以評量考生能力的成長情形、考生在同一個測驗不同難度水準上的表現、考生在同一個測驗不同的複本上的表現等等。若以基本學力測驗為例,若考生在兩次的學力測驗都參加的情況下,其兩次考試成績的分數比較會因量尺而更容易比較。

參考資料

汪慧瑜、余民寧(2006)。國中基本學力測驗量尺分數的另類表示方法。測驗學刊,53(2),205-238。

凃柏原(2005)。如何將原始分數轉換成量尺分數-以國中生基本學力測驗為例。測驗學刊,52(2),1-28。

凃柏原(2007)。國中生基本學力測驗量尺分數轉換之實徵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1(1),61-77。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