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錢鍾書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錢鍾書


教育Wiki

目錄

生平

錢鍾書(1910-1998)

 錢鍾書是古文學家錢基博之子,幼年過繼給伯父錢基成,由伯父啟蒙。六歲入秦氏小學,上學不到半年,大病一場,在家休養。十一歲,考取東林小學一年級,這年秋天,伯父去世。十四歲考上蘇州桃塢中學。二十歲後,伯母去世。錢鍾書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獲文學學士,赴上海,到光華大學任教。後考取第三屆(1935年)庚子賠款公費留學資格,名列榜首,平均分數87.95是史上最高[1],留學英國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同年與楊絳結婚。大學畢業後任教於多所高校。新中國成立後被評爲一級教授。晚年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任副院長。其夫人楊絳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錢瑗(1937年-1997年)。曾為《毛澤東選集》英文版翻譯小組成員。1998年逝世,享年88歲。

觀點

 錢鍾書才氣高,喜愛做眉批,早年「好義山、仲則風華綺麗之體,為才子詩,全恃才華為之」,富有幽默感,擁有雋永而又辛辣的筆觸,在長篇小說《圍城》中諷刺了知識份子的毛病。尖銳的筆調,刻劃都會男女的感情,描寫他們徘徊於中西文化的夾縫,翻攪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揭露人性中的良善與罪惡,交織出人們對愛情的盼望及痛惡。作者文句妙語橫生又帶著嘲諷、幽默,既捕捉了民初知識分子的心態,也悠悠展現一種讓人思索再三的生命情境。正如小說結尾所說:「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傷感,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著作

 論文:《十八世紀英國文學裏的中國》(牛津大學學士學位畢業論文,1937),《古典文學研究在現代中國》(錢鍾書參加義大利米蘭舉行的歐洲漢學家第26次大會的演講,1978);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1941)小說:《貓》(1945)中短篇小說集:《人·獸·鬼》(1946)長篇小說:《圍城》(1947)詩集:《槐聚詩存》(1995)學術著作:《管錐編》(1979)、詩論《談藝錄》(1948)、《七綴集》(1985)、《宋詩選注》(1958)等其他作品:《詩可以怨》(後收入《七綴集》)(《文學評論》1981年1期)、《也是集》(1984)、《模糊的銅鏡》(《隨筆》1988年第5期)、《石語》(1996)、《容安館札記》、《錢鍾書英文文集》[9(2003)、《宋詩紀事補訂》(2005)


評價

 ●錢鍾書在文學,國學,比較文學,文化批評等領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錢學」。●書評家夏志清先生認為《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夏承燾在《天風閣學詞日記》中說過,「閱錢鍾書《談藝錄》,博聞強記,殊堪愛佩。但疑其書乃積卡片而成,取證稠疊,無優遊不迫之致。近人著書每多此病」


編輯109702120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