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閱讀理解策略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閱讀理解策略


教育Wiki

閱讀理解策略(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y)

Goodman(1967)認為「閱讀」是指「個體重新建構作者以印刷文字編碼訊息的歷程」。而所謂「策略」是指「為達成某種目的所採行的方法手段」;因此「閱讀策略」則是「為了重新建構印刷文字編碼訊息所採行的方法手段」;Richek,Caldwell,Jennings,Lerner(l996)認為閱讀理解策略的運用可以激發較高層次的心智活動,使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比較主動積極的運用自己的先備知識來理解文章、監控自己的理解狀況、以及調整自己的閱讀方式,進而提升其對文章的理解。
國內學者潘麗珠(2010)在「閱讀的策略」中提到,策略是個人為達成某特定目標,所採取的一系列有計畫的方法和行動。林玫伶在臺北市教育局(2011)出版的閱讀理解策略推廣手冊中指出,「策略」是「方法的集合」,面對不同的情境及困難時,可以從「裝了方法的百寶袋」裡拿出「適合的方法」,幫助我們掌握情境或解決問題。
近年不少專家學者提出「閱讀即國家未來的競爭力」,讓閱讀廣受大家重視,因為閱讀能力的高低,與個人未來學習、就業,甚至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閱讀力的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是關鍵,善用「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激發兒童想像力,啟動學習的潛能則是關鍵的鎖鑰。
從上述說明可得知,策略包括目標及達成目標的手段,而面對不同的閱讀教材、不同的文體、閱讀對象的年齡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會不同。閱讀策略就是指為達成閱讀目標,所才採取一系列有計畫的技巧與方法。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閱讀理解策略
英文關鍵字: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y
參考資料
陳淑貞著。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國小三年級國語科文本閱讀理解策略之分析,2012年,頁20-21,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碩士論文。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