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陳映真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陳映真


教育Wiki

目錄

生平

陳映真(1937年10月6日- )本名陳永善,另有筆名許南村。為台北縣鶯歌鎮人,生於苗栗縣竹南鎮中港,祖籍福建省安溪縣。筆名「陳映真」原是其早逝的孿生兄長的名字。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畢業。在1959年陳映真便以第一篇小說〈麵攤〉出道文壇。曾任中學英文教師、製藥廠經理,參與《文學季刊》及《文季》、《夏潮論壇》等雜誌編務。1983年曾與七等生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1985年創辦《人間》雜誌,開創台灣報導文學雜誌的先河。後成立人間出版社擔任發行人,1996年曾獲中國社科院授予榮譽高級研究員。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陳映真創作文類有論述、散文、小說,為台灣重要的小說家之一。

觀點

陳映真的作品受到魯迅影響,主要以描寫城市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情緒為主,是市 鎮小知識份子的作家。作品充滿憂鬱與苦悶的色調以及人道主義關懷,陳映真自剖其創作歷程說:「1966年以後,契訶夫式的憂悒消失了。嘲諷和現實主義取代了過去長時期來的感傷和力竭、自憐的情緒。」。1979年第二次被捕後,作品焦點轉變為跨國企業對第三世界經濟、文化與心靈的侵略,如〈華盛頓大樓〉系列小說。


著作

陳映真發表過數十篇長、短篇小說,於2001年由台北洪範書店集結為六冊《陳映真小說集》:第一冊《我的弟弟康雄》(1959-1964):麵攤/我的弟弟康雄/家/鄉村的教師 /故鄉 /死者 /祖父和傘 /貓和牠們的祖母/那麼衰老的眼淚 /加略人猶大的故事 /蘋果樹 /文書 /將軍族 /淒慘的無言的嘴

第二冊《唐倩的喜劇》(1964-1967):一綠色之候鳥 /獵人之死 /兀自照耀著的太陽 /喔!蘇珊娜 /最後的夏日 /唐倩的喜劇 /第一件差事

第三冊《上班族的一日》(1967-1979):六月裡的玫瑰花 /永恆的大地 /某一個日午 /纍纍 /賀大哥 /夜行貨車/上班族的一日

第四冊《萬商帝君》(1980-1982):雲 /萬商帝君

第五冊《鈴璫花》(1983-1994):鈴璫花 /山路/ 趙南棟 /當紅星在七古林山區沉落(報告文學)

第六冊《忠孝公園》(1995-2001):歸鄉 /夜霧 /忠孝公園

散文陳映真散文頗多,但多散於報章雜誌或為人專書作序,洪範書店曾於2004年出版《陳映真散文集1—父親》。

評論

《知識人的偏執》《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西川滿與台灣文學》《中國結》

評價

有「台灣魯迅」之稱,並在台灣文學史上塑造了一種「陳映真範疇」,意思是指台灣在脫胎於日據時代反殖民文學並開始進入現代主義的巨大轉型期間,《將軍族》成功地形塑出現代主義的­轉接與鄉土主義的發跡,進而從中分流出1970年代以後以寫實主義為理念的台灣鄉土文學,和以創作更新為時尚的現代主義文學。


責任編輯:109602123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