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陳永華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陳永華


教育Wiki

陳永華(?~1680),字复甫,福建同安人,明鄭政權的輔佐者。

目錄

生平

陳永華成長的年代正值明末清初之際,許多人懷抱反清復明之志,陳永華也在永曆初年效忠鄭成功。鄭成功深深賞識陳永華的才幹與見識,將他比喻為「當今臥龍(諸葛亮)」,授予參軍職。之後陳永華一路支持北伐長江、輔佐鄭成功攻打臺灣。(註1)然而世事難料,鄭成功在攻下臺灣一年後便去世。

鄭成功去世後,陳永華先後輔佐鄭經、鄭克臧,許多政事都仰賴陳永華規劃主持。永曆28年(1674)鄭經出兵福建時留守臺灣主持政事。鄭經響應三藩之亂西征,經過七年無疾而終,退守臺灣。西征失利後,失去權力的西征派馮錫範、劉國軒等人為了奪回權力,設計排擠陳永華,陳永華被迫辭官退隱,也導致馮、劉後來政變的成功。(註2)

同年七月陳永華染上風寒,不久便撒手人寰,鄭氏王朝的朝政也漸趨敗壞。

施行政策

內政

陳永華認為由於臺灣尚有許多地區未開發,不適合直接套用明朝制度,因此設立兩州一府,並且以保甲制度維持治安。此外,接續鄭成功的開墾政策,鼓勵中國移民參與開墾、引進新技術,並鼓勵種植蔗、米、製鹽等。

教育

永曆19年(1665)在承天府設立孔廟,代表漢人教育體系與價值的建立,設置地方─中央不同的學校教育制度,推行科舉考試。

經濟貿易

開墾所穫物產除了自給之外,也用於經營海外貿易,尤其是與英國東印度公司交易軍火與日用品更是補給與獲利的重要來源。

參考書目

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28。

註2. 李筱峰、莊天賜,《快讀台灣歷史人物》(臺北縣:玉山社,2004),頁48~52。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