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陳陶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陳陶


教育Wiki

目錄

生平

陳陶(約812年—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宣宗大中時,遊學長安,後旅泊贛、皖、閩、蘇、浙諸地,留下大量詩作,或抒寫壯志,或拜謁官吏,或寄贈友人,或遊歷名勝,或寄託鄉情。但作為追逐功名的知識分子,因不得志,鬱鬱不歡,

漸漸“消磨世人名利心,淡若岩間一流水”(《贈野老》),甚至心灰意倦,“無因得似滄溟叟,始憶離巣已倦飛”。南唐時,隱居洪州西山,不知所終。陳陶留有詩集十卷,已散佚,後人輯得《陳嵩伯詩集》二卷,編入《全唐詩》。

觀點

晚唐時期,中央王朝在宦官專政、朋黨交爭的局面下,日趨衰微,藩鎮勢力強大,中央政令不通,人民輾轉在重重剝削壓迫之下,階級矛盾十分尖銳。作為出身寒微的知識分子,陳陶目睹大唐帝國的內憂外患,政治腐敗,卻不甘虛度年華,

思索“如何名金波,不共水東流”,他自詡為“谷底蘭”、“波中鷗”,志在政治上施展才華,有一番作為,建功立業,報效國門。他在《海昌望月》詩中宣稱:“平生煙霞志,讀書覓封侯”。但是,殘酷而又嚴峻的社會現實,無情粉碎了陳陶的迷夢,致使他鬱鬱不歡,憤憤不平。今天看來,他認為“古來成事盡書生”(《閒居雜記》)的想法是多麼幼稚!

他在《江中逢故人》一詩中感嘆道:“十年蓬轉金陵道,長哭青雲身不早。故鄉逢盡白頭人,清江顏色何曾老?”

朝政昏庸,國勢衰微,知識分子徒有愛國之心、報國之志。陳陶的悲涼恐怕是晚唐詩人心理上的共同寫照。

著作

儘管陳陶的詩作多為憂時憫亂、感嘆身世之作,流露出濃厚的感傷氣氛,甚至消極情緒,但象《塞下曲》、《胡無人行》、《關山月》、《水調詞十首》、《閒居雜興五首》、《隴西行四首》等詩依然散發著批判現實主義的芳香。其中《隴西行》最為著名,喻守真先生編注的《唐詩三百首詳析》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評價

鄱陽詩人陳陶《隴西行》得以入選《唐詩三百首》,能與大師李白、杜甫、白居易站在一塊,能與李商隱、杜牧、岑參等眾多大腕同臺表演,堪稱殊榮。《隴西行》最為著名,喻守真先生編注的《唐詩三百首詳析》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