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電磁感應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電磁感應


教育Wiki

目錄

電磁感應
1. 感生電壓的大小,由磁場改變有多快來決定。慢慢將磁棒插入線圈,幾乎產生不出甚麼電壓,迅速的運動才能產生較強的電壓。改變導體周圍的磁場,以致產生感生電壓的現象,就稱為電磁感應。(註1)
2. 法拉第與亨利不約而同發現了磁鐵在簡單的電路環圈中做進出運動,可使電線產生電流。不用電磁或任何電壓源,只要把磁鐵在線圈中轉動 ,這個線圈就成為電壓源。如果磁鐵相對於銅線運動,或兩者都不動而改變磁場強度,也會產生電磁感應。(註2)
這種電壓的產生詮釋由於導體和磁場之間的相對運動。無論是將一塊磁鐵移動,讓它的磁場越過不動的導體,或者讓導體切過靜止的磁場,電壓都會產生。(註1)

線圈與電壓關係(註1)

1. 線圈的圈數越多,切過磁場的電壓就越大,電線內的電流也就越大。線圈的圈數若增加為兩倍,磁鐵插進線圈的電壓就增加兩倍;線圈的圈數若增加為10倍,磁鐵插進線圈的電壓就增加10倍,以此類推。
2. 線圈的圈數越多,就越難將磁棒插入線圈。因為越多電流通過線圈,它會產生越強的磁場,以抵抗磁棒進入線圈中。

感應電流

當封閉現圈內的磁力數目發生變化,線圈就會產生電流,此現象稱為電磁感應。而因電磁感應所生的電流就稱為感應電流。(註3)

冷次定律

1834年,由俄國科學家冷次所提出,感應電流所建立的感應磁場方向必與原磁力線數目變化方向相反(或者是說感應磁場是用來阻止原磁力線數目的變化。)(註3)

參考文獻

註1: 觀念物理V,電磁學.核物理,休伊特著,陳可崗譯,第一版,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台北縣三重市,大和圖書書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2001(民90)。
註2:新世紀科學學習百科,內爾阿德利著,初版,台北市,貓頭鷹,1995。
註3: 突破高中基礎物理(全),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謝幸宜,洪斐絃,蕭淨方編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